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行
长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56
  • 关注人气:3,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文化

(2016-12-19 02:05:57)
标签:

散文

地方文化

地方用语

方言

分类: 文学与文化

    我老是听到一些发达的地方,或者大的城市的声音,说:那些欠发达、那些贫困的地方的文化是落后的,他们的用语是错误的。甚至还会发出些嗤笑的声音。而在我看来,语言也好,其他民俗文化也好,并没有所谓的对错和落后的说法。

   只要当地的地方语言意思能够做到正确的传达,并随之做出与语言相符的行为,那语言也就是正确的。重庆主城人说丰都“吃饭”念成“吃饭(qī fàn)”,认为那是惹笑的,那是不正确的。作为丰都人,如果那是错误的,可我从没听闻当地人一个人叫另一个人去“吃饭(qī fàn)”,而另一个却因听不懂去做了劈材、喝水等与之无关的事或者说错误接收了信息的情况的。奉节人HF不分,我也不见奉节人表达一个人要去“丰都(hōng dū)”,而实际他想表达的意思是那个人要去北京的。如果丰都、奉节等地方的言语表达有很多是错误的,那么重庆主城土生土长的人念“爱情”怎么把“情”字念成“qín”?如果我们那些区县的语言是错误的,我怎么从未听说过当地人在当地因为当地人之间的自己独有的语言表达的错误而引起官司的?照此说,当地人应该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俯拾即是,可显然不是。

   而我们必须得学会普通话,虽然我们的语言是正确的,我们总不能去跟江苏人也说重庆话,东北人也说重庆话吧,那交流就困难了。我们要有一门大家都能交流的语言,当我们的地方语言与普通话的语言和腔调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只能说那是“不同”,但绝不是“错误”,我们只能规定了普通话为所有人交流的共通语言,如此而且。如果我们规定了西安话是普通话了,假如西安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我们是不是也要说,北京人说话土,尽说“错话”?不是。

   我们断不可拿自己的文字文化去与普通话作对比,然后找出自己的文字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说那是错误的。只不过普通话是我们大家通用的罢了,仅此而已。所以我们学英文,是为了它是很多国家最通用的语言,它是当今头号强国的文字,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有太多需要向他们学习和借鉴以及合作的地方。难道我们也要认为中文是错误的、落后的,应该摒弃了中文?只不过它不是世界的共同语种罢了。当今陆续也有其他的国家开始学习中文了,也是说明了中国的进步,所以我们地方人也要多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好比东北出了个赵本山,我们好多人都去学东北的一些地方话一样。当我们中国的南方、北方各种文化都有了相互学习,无所谓“错误”,各种文化也无所谓消亡的出现和可能,那么又一个新中国诞生了,它跟现在的中国一样,只是比现在更强盛和海纳百川罢了,而且那时候也不言而喻,很多国家都会学习中文,甚至把中文作为世界共用语言,就好比我们现在学英语、过圣诞节、万圣节等,那是美国强盛的表现一样。

   除却那些暴力的、迷信的、愚昧的、害人的地方文化,地方其他民俗文化也无所谓正确错误,也不该不被尊重。比如秦腔,捶板凳、跺地、敲锣打鼓、扯着嗓子嘶吼,穷极声音不大、穷极不够用力,穷极用的器具不多,在很多外乡人看来,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噪音,让人不可忍耐。但这无关那是一种文化,那是陕西等地特有的,他们乐在其中,他们所表达的也是他们地方人所需要和享受的。如果秦腔是老土的,不是好的文化,是落后的文化,那么被称为“国粹”的京剧文化,被国家强力保护也止不住一步步衰落,还有距今两三千年的皮影文化、儒家文化等等算什么?那就是老土?那就是不好的文化?那就是落后的文化?怎么不说时间那么久远不是更有韵味、不是更有历史沉淀感和独有性?

   文化没有落后的说法,不管是哪种文化,都应该是珍贵的。但我不主张那些要消隐的文化就应人力、金钱等大力的投入,极力的通过这样不可取,浪费资源的去保护,因为不被需要,所以必然荒废。但也并非要丢掉这样的文化,而是我们可以让它保存下来,通过文字的形式,通过视频的形式,通过雕塑的形式等等,那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明和历史。

   我很厌恶丰都当地年轻人出去读了点书,打了几年工,回到家乡也张口闭口随口都是吃饭(chīfān)了,以为那是在跟大城市接壤,那是一种有了见识和文明的表现,甚至直接就是一口普通话,连“腔”也不要了,自己的孩子说家乡话还要纠正。他们都爱上网,抱着电脑、手机就不放,那些什么“不忘初心、不忘根”之类的言语都白看了,看多了,说多了就成顺口溜和耳边风了。有本事让自己的家乡具有影响力起来,让我们的语言在任何其他公共场合发声,让别人不至于没有听过我们的语言,以致说我们的语言和其他文化是落后的,是错误的。

   我们不必去瞻仰别人的文化,也不必抱着自己的地方文化冥顽不化,只需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看清那“不同”的特有性、珍贵性即可。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如果那些小地方的文化或者落后地方的文化就没必要珍视或者该被唾弃,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么落后,我们中国人也不必去努力,去发展和抱希望,当然,也没有了现在被世界看重的中国。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忆
后一篇:孩子的呼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