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生活

(2016-03-23 07:01:08)
分类: 生活杂文

    读大学在大学城,那时候大学城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生活并不像从小镇搬到了大城市一样的感觉,直到工作到了主城,才开始了我的所谓的城市生活。

上班的时候,在单位有住宿,还有早上中午两顿吃的,晚上一个人难做饭就中午食堂里打饭晚上热着吃。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搬出来住了,房租、水电、吃饭,因为工资也只那么点,也才初识了“米珠薪桂”的意思。蔬菜一般几块一斤,稍高点的是十几块,比猪肉还贵,但贵,也有其贵的道理。猪肉着实难吃,肥肉爆不出一点油水,还得用菜油炒。家乡从没听说过肥肉还要用菜油裹着炒才不粘锅的。瘦肉更不消说了,且不论瘦肥,都没有一点肉的香气,瘦肉更是如嚼木屑。半年养肥一头猪,肉没有了肉味,健康?更不敢说。难怪很多人都喜欢买蔬菜吃,不是因为便宜,既然都要用油炒,既然价格都相当,何不买蔬菜?不腻人,好吃一些。而是否蔬菜就比肉健康?同样不敢说,番茄烧糊了都还是硬的,家里拿的同样的土豆比这里买的土豆明显不知道好吃多少。所谓饮食,不过是物劣价重。

当国内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时候,生活中,好多人便开始说“吃这样容易得什么病,那样不健康不要吃”的话。曾经我想,大约一年前,“可能隔不了几年,我们所吃的食物将没有任何一样是健康和安全的,那时,我们将不得不吃”。如此保守的想和说是因为我认为诸如大米这样的粮食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想来全然不是。在还是秧苗的时候用了多少化肥?在成了大米的时候里面加了多少添加剂?比如什么防虫剂、防腐剂之类的,而且国家还明文规定大米里可以添加防腐剂等三种添加剂。大米自身本来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如此不过是无意间又提供了卖过期粮食的温室。而这,仅仅是我们知道的。

早晨的空气给人感觉是清新,沁人心脾的。在这里生活却不同。六七点钟开始有了工程车或者货车的轰隆声,八九点钟商场就开始有了叫卖声,音响声。街道上,汽车攒动着前行,或者一辆挨着一辆堵在那儿,喇叭声此起彼伏。最叫人厌烦,还在夏天。早上上班走在街道边,一股夹带着闷热、汽油味、和扬尘的空气吸入鼻中,让人好不难耐,恨不得一步跨进办公室,里面的空气却比外面的空气好多了。

下了班,或者周末,工作累了,或者周末在家待久了,想出门散散步,或者寻个安静的地方坐坐也不得,下楼便是商店,人流,车辆。时间一长,不免叫人压抑。

在这生活了几年,除却“不管哪里都有好的人和不好的人”的说法不论,普遍来说,给我的切身感受还有一条:城市里的人远没有远离主城的县城或乡镇的人们素质或者说教养高。小城镇基本上也就是农村人,比城里人朴实得多,没有那么尖酸。城里人邻居之间互相不认识,看到了也很少有说话的。在街上若是不小心碰到了别人,马上就会用以阴暗的脸色,满脸的埋怨和一眼的怫然看着你。偶然遇到一个觉得这没什么的人的时候,倒觉得今天心情好——碰到了好人。而这“好人”又怕是乡镇来的大学生或农民工居多。远不比乡下人善解人意,大度和和谐。然而看看吧,那些乡下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恐怕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以前倒是多,现在却少见了。且如此不过是认知的缺失,如若有了公共文明的认知,断然不会如此。有了认知仍旧如此的便实在可恶,城里人就很常见。认知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道德却不可以。

是否作为丰都人,故此有了感情用了曲笔。决然不是,诸如石柱、忠县、巫山仍然如此。

纵使这样,我还要积极的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城市化已然成为了必然趋势。而后,有了资本,便可找一个相对清静、干净的生活,进而远离。即使无法远离,至少不被裹挟。

 

 

                           2016317日凌晨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谈崔健
后一篇:奴才与主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