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北大附小
| 分类: 视觉故事 |
到北京录像,拍摄前抽时间去北大附小听课,同时,第一次稍微多地在学校各地转转,从表征上感受这所具有文化底蕴的学校。过去几次到北大附小,都是全部精力用于听课和教研,而本次的时间宽裕,因此就相对轻松。
http://s16/mw690/003m01Uszy6HLSdWPDNef&690
这是北大附小著名老师贾继红老师的美术教室。作为该学校的美术教学骨干,她的教学与研究各方面均比较优秀。例如,全国美术录像课一等奖,例如,教学课题的研究,以及课外兴趣小组的美术活动成果等。
http://s5/mw690/003m01Uszy6HLSgKPK404&690
http://s2/mw690/003m01Uszy6HLShK8fv01&690
http://s9/mw690/003m01Uszy6HLSiTpwI38&690
校长办公室在翦伯赞故居。
北大的历史底蕴,决定了北大附小的文化根基。这是校长办公楼,是著名学者翦伯赞的故居。
http://s14/mw690/003m01Uszy6HLSp7Sxfbd&690
王家花园
http://s14/mw690/003m01Uszy6HLSpZplbad&690
http://s13/mw690/003m01Uszy6HLSrMyXq9c&690
孩子们中午时分在王家花园前玩,再过半个月,当前面的藤萝开花,那更是一番美景。
这是著名学者王世襄的王家花园,看,孩子们在这里得到的感悟肯定是潜移默化的。
学校里有很多具有历史记忆的老树,为了保护这些老树,在学校教学楼设计的时候,将大树直接纳入楼中,成为教学楼大厅的一景。
http://s3/mw690/003m01Uszy6HLSz2mfUd2&690
作为名校,优质教育资源自然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前几年,学校每个年级一直保持14个班的编制,美术教师们每周的课时达到22-24节。随着国家控制招生的政策要求,去年开始新生年级的班级数量降为8-10个班,这样,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得以改善。
这是学校的西门口,这里邻居是著名的燕园,附近的那些小楼,当年的著名学者都住在这里,如今,学校门口还有若干幢这些小楼,每座小楼都是历史文化的记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