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泳英语教学原理育儿 |
分类: 一帜成长历程 |
英语和游泳的教学原理一脉相承
——儿子暑期学游泳之感悟
这个暑假我给儿子报了总课时为20次的游泳学习班。当学习进行到第十次,他已初步学会了蛙泳的基本动作,如臂部的伸、划、收和腿部的收、翻、蹬、夹以及呼吸方面的憋气和换气。若无人阻挡,能够从游泳池长的一端游到另一端。而与他同为一班的其他九人,有的用浮板辅助还够呛,有的去年已学了一期,但还是与我儿子有差距。
要是有人问:有何秘诀?我会答曰:用学英语的理念去学游泳!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是不要不信哦,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虽然游泳是一项体育运动,英语是一门语言,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技能。说游泳是技能估计没人反对,那么为什么说英语是技能呢?这是因为英语的基本能力由听、说、读、写等要素组成并得以体现。
任何技能的获得,关键在于练。
游泳需要下水训练。如果只在岸上听教练指手划脚地宣讲动作要领,哪怕背会了游泳的要诀或理论,到了水里还是非要沉到水底不可!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出门送儿子去训练前,我都会叮嘱他:听了教练的讲解或看了教练的示范后要争取尽早让教练手把手教他,教学完毕后,要马上下水,不要待在那等老师教完了其他九人再训练。要是不抓紧,每次为时一小时的训练课真正用来练习的时间就会所剩无几。学游泳主要在于练。回想我自己小时候学游泳,没有教练,也不是在游泳池里进行,而是直接在河流里练习。先在浅水区狗爬式游泳,呛水咳嗽是难免的。不过没过几天,就能漂浮在水面,然后尝试游向深水,游向河中心,渐渐地就能游过几十米宽的河流,甚至更远。虽然动作不优美,总算会游。其实,那时候大多数的其他孩子也都是这样学会游泳的。但是在我送我儿子学游泳时,却常看到有些孩子被家长送来学游泳,到了池边就是不肯下水,或许他们是对水有恐惧感。但不管原因何在,要是不下水,不试水,怎么能学会游泳?
同理,学英语也要“下水”。只不过对于英语来说,这个“浅水”是词汇,稍深点的“水”是句子,再深些的是篇章。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由浅入深进行不断的训练。这些能力不是通过坐在教室里,长时间地听老师宣讲语法知识得来的。只听老师干巴巴地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无异于在陆地上听游泳教练宣讲游泳的动作而不下水训练,哪怕全部听懂了那些遣词造句的条条框框,又能怎么样?充其量只会做些书面考题。
既然技能的获得需要“下水”训练,那么怎样才能顺利从“试水”进展到“深谙水性”呢?
首先,在“试水”阶段要想方设法速战速决,这样才能鼓舞人心。拿小孩学游泳来说,有些孩子学了一期没学会,要学第二期,甚至第三期。年复一年,孩子的信心自然会受打击,家长心里也会没底。速战速决听起来动人,但它绝不靠纸上谈兵,而是要以密集的训练量作为基础。基于这个道理,我当时给儿子报游泳培训班时不是选择隔天的,而是每天一次的。在培训期间也曾遭遇严重感冒,但在我大力鼓励下,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坚持搏水。正是由于坚持才有了突破。学游泳如此,学英语何尝有别?记得在我儿子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的上午,持续学习四小时左右乃是家常便饭。
其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速战速决策略中提到的“高频率、大强度”,并非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破。对于技能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尤其需要进行反复训练。英语有句谚语“重复是技能之母”(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蛙泳而言,它的前进动力大约75%来自腿部。所以腿部的正确动作尤其重要。在进行腿部训练时,我就要求儿子反复按照教练的要求完成动作要领。由于动作正确,前进的动力充沛,和同期学员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同理,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也离不开反复训练。以英语语音为例,从我儿子开始学英语到现在,任何时候若发现他在音准、音调、连读、重音、爆破、清浊、节奏方面的任何问题,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并让他刻苦磨练,以臻完美。
再者,只有充分“亲水”,才能真正熟悉水性。我经常看到,有些孩子戴上游泳圈或穿上救生衣来学游泳,也有的使用浮板(那种可以两手拿着的)和浮漂(那种可以绑在背部的)。虽然这些器具可以确保初学者少受呛水之苦或者免受沉没之险,但另一方面却限制着手脚和身体的充分施展,如若过分依赖,学会游泳的愿望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我们再来观察我国英语教学,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依赖“浮板”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词汇记忆和阅读理解中常用的中英对照就是英语教学中的那块“浮板”。动辄中英互译是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常见方法。如若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依赖上中文,离开中文无法理解英文,不借助中文进行转换不会讲英语。因此,不尽早抛弃中英对照这块浮板,流利英语肯定难以生成。
记得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其传世巨著《昆虫记》中写道“本能就是天才”。我想,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要想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就要娴熟掌握有关的技能技巧,以致于“本能”反应。但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刻苦磨砺的,要历经“下水”、“试水”和“亲水”等阶段,需要突击,更需勤练和坚持。在刚刚落幕的游泳世锦赛上,孙扬收获了男子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中的3枚金牌,并在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领衔中国队摘铜,年轻的孙扬以其完美的表现给我们的孩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学游泳如此,学英语也不例外。其实任何技能所秉承的教学原理都是一脉相承,可以互相借鉴。
http://s5/mw690/b7279a88gx6BHoALQvq7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