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极少患癌的原因

标签:
大象遗传基因抑制癌症 |
分类: 科学 |
大象虽然身形庞大,但极少患癌。据2015年10月8日研究人员公布的对这个“谜团”的研究结果称,已经弄清了大象所拥有的防癌机制的秘密。据说,这个秘密隐藏在遗传基因中。
据登载于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上的研究论文称,大象身上对抑制肿瘤形成的蛋白质“P53”进行编码的基因中,部分发生变化的副本有38个,但这样的副本人类却只有2个。
这意味着在大象身体的进化过程中,生成了大量阻断肿瘤形成的基因的追加副本。
人们通常认为,大象拥有远远多于人类的大量细胞,在其50~70年的存活期间,患癌的风险比人类高。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以来,这始终是一个谜团。
在对大象死因的庞大数据库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于癌症的大象不超过大象总数的5%。与此相对,人类死于癌症的数量却占总人口的11~25%。
论文的主要执笔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系Huntsman癌症研究所的小儿肿瘤医师Joshua Schiffman先生称:“如果从理论去推论,大象应该会患上不计其数的癌症,由于高癌症风险,现今应已灭绝”,他又指出:“我们认为,制造出更多的P53,是这种物种至今依然生存的自然方法。”
此外,研究团队指出,大象天生就拥有用于杀伤具有癌化危险性的损伤细胞、更具攻击性的体内机制。对于这个说法,论文中有记述称:“在隔离的大象细胞中,这种活性是健康人体内细胞的一倍。”
论文的共同执笔者中,也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及美国知名马戏团经营的林林兄弟大象保护中心的专家们的姓名。
研究团队期待本次成果能帮助开发人类抗癌治疗的新方法。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和建立个人口碑,请访问翰文网,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