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标签:
育儿教育积极性 |
分类: 生活 |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又到初中……。周围报考私立学校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没有家长会对自家孩子的成绩与今后的升学漠不关心。怎样才能取得稍微好一点的成绩,升学到更好的学校呢?到底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呢?
石田胜纪老师大约在25年中持续运营补习学校,并指导过3000多名孩子提高了成绩。石田胜纪老师根据其经验,指出“培育心灵、身体、大脑”的重要性。在这个连载中,石田老师一边回答家长们的烦恼,一边和大家探讨关于如何使孩子茁壮成长的教育方法。
※下面是家长向石田胜纪老师提出的问题
我经常拜读您的文章。在老师的文章中,写到“实现目标的首要条件是,是不是真的想实现这个目标”。确实如您所说。不过怎样才能使孩子抱有要实现目标的想法呢?
我家有初中3年级(准备报考高中)和小学6年级(准备报考初中)的孩子,不过我觉得他们对学习并不是那么认真。因为如果不是真的想实现目标就无法达成目标,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孩子能够认真学习。
以前我写过关于如何达成目标的文章(“优秀的孩子‘设定的目标’不同!”)。文章中,我阐述了“目标设定的首要条件是‘是否真的想实现它’”,设定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想实现的话,是不会达成目标的。
但是我没写怎么才能使孩子抱有真正想实现目标的想法。我想大家都很关心,实际上应该怎样做才好。
于是,这次说一下“如何使人认真起来?方法是什么?”。
是否真正的想实现目标,与动机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动机,日语里说“动机的形成”。 我经常把动机的形成比喻成汽车的引擎。可是,动机的形成不单单是引擎本身,而是发动引擎的“火花塞”。
火花塞如果打着火的话,引擎开始发动。只要有燃料,引擎会一直处于发动的状态,直到燃料用尽。发动引擎时,无论有多少燃料,如果打不着火的话,也是无济于事。
这个道理应用到学习上就是如下情况。
无论怎么让孩子学习,即使将参考书和问题集都准备好,孩子也不会开始学习,(即使学习,也会心不在焉)。不如找到能和孩子心灵擦出火花的事情,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的话,就会认真学习了。
总之,重要的是怎么擦出火花,擦出一次火花后,人就会有积极性,会认真起来,实际上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第1个火花塞由“人”"点着火"。关于这一点,诸位都能想起一些情节吧。譬如,如果A老师教的话,孩子们学习得入迷,不过一旦变成B老师,就变得讨厌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这样的事有很多。擅长数学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有告诉他数字的问题有趣的老师;擅长英语的孩子,有外国人教给他英语会话的快乐等;多亏有既有趣又可笑地讲日本史课的老师,孩子擅长历史等,不胜枚举。因为遇到的人不同,好奇心的齿轮也开始转动了。
在家里,平时和父母一起生活,有可能受到父母的兴趣爱好的影响,不过要知道,如果可能的话,从第三者那里受到的影响更大。
譬如,通过让孩子参加艺术学习班,遇到专业的第三者,出人意外的是这个世界上遇到第三者情况很多。所以,父母应积极的带孩子去这样的地方。
譬如,去身边博物馆和科技馆等,还有各种活动和研究会等(不光免费参观,最好请专业的人员讲解或是体验一下)。
现在节假日,有很多免费的活动。与专业人士接触的机会其实很多,只是大家不够了解。接触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心灵擦出火花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另外,休息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或参观也是非常有趣的。事前让孩子查询,制造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的机会。
顺便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一家3代(父母和子女孙子)6个人花了2年零4个月,今年的5月走完了东海道五十三个驿站。这是无意间开始的家庭活动,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很愉快,走了约500公里,中途遇见很多自然和历史遗迹等,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与孩子有了共同的话题,最重要的是从旅途中遇到的人那里受益非浅。与孩子一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快乐。只有大人感到快乐或只有孩子感到快乐都不成。
其次,第2个火花塞是“氛围”。
医生家庭容易出医生,学者家庭的孩子可能对做学问的意识较高。不少运动员的家庭出擅长体育的孩子,艺人的家庭出将来成为艺人的孩子,这种情况很多。总是把思考当作必然的家庭,出喜欢思考的孩子,喜欢户外的家庭孩子对于自然的意识较高。总之,从小时候就开始有这种(自己将来也那样)“氛围”。
如果在"必定那样"的氛围中成长,即使无意识的,自己将来,也走这个道路,会在这种意识下成长。由于不是被强制的,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环境中,不知不觉“静静地擦出火花”。正因为无意识,环境的力量确实惊人。
应用到学习上的话,“纵使不想学习,如果在理所当然学习的环境中,也会学习”。在这里必须确认一下,在家里是不是真的有气氛能做该做的事情。
譬如,一方面父母让孩子“学习”,父母每天长时间一边看电视机一边吃着零食的话,这样不会形成孩子想学习的氛围。还有,如果想学习,漫画和游戏机也放在随时就拿得到的地方,意识扩散型的孩子马上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了。
有这样情况的家庭,这里有改变孩子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的方法。譬如,父母在家专心致志做什么的场面,可以全家一起改变房间的布局,一起整理整顿,可以制造氛围。
不管怎么做,把家庭内的气氛变成"必定是那样"的地方。那样做的话,即使不采用强制的办法也能“静静地擦出火花”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和建立个人口碑,请访问翰文网,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