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喵星人认知能力的7件事

标签:
宠物喵星人认知能力 |
分类: 科学 |
到底,猫咪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能否让为猫咪烦恼的主人稍微知道点什么呢?猫咪到底有多聪明?猫咪们是主人的伙伴,还是企图将主人当做“奴仆”的聪明小恶魔呢?
已经饲养猫咪的人,和今后想要养猫的人一定要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学家们已经明确的有关猫咪认知能力的七件事:
之前人们始终认为猫咪是独居的动物,因而关于其社会认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这大概是起因于猫咪的祖先是单独行动的动物,这是经常出现的误解。
猫咪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确实,会有单独行动的猫,但也有数百只猫咪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部落”的情况。更有一大堆猫咪与人类共同生活,并与主人饲养的狗狗、鸟类等动物有着牢靠的羁绊。从那种与人类的交流和羁绊中开始研究,人们明确了猫咪会根据人的心情改变自己的行动。有研究表明,对于答称自己心情低落的人,猫咪在其身上擦蹭的时间会比较长。其他研究结果也表明:喵星人会根据主人的心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接近主人。
当然,这始终是一个粗略的说法。根据2009年的研究,猫咪只要通过训练就可以区分2个点的集合与3个点的集合。还有,在用狮子做的实验中,猫咪可以区别一头狮子与3头狮子的叫声。对数字多少有些敏感的猫咪有找到更多食物的可能,但要将这样的能力理解为进化中的优点,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如果是爱猫人士,那就一定有人十分清楚猫咪的进食和睡觉时间吧?虽然猫咪的时间感与其他动物一样,但由于没有以猫咪为对象的认真研究,在科学界尚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倒是有几个证据表明猫咪可以区别不同长短的时间间隔。1976年,在将猫咪关起来的实验中,发现它可以分辨5秒和20秒的差别。有区别时间间隔的能力指的是猫咪体内有生物钟,它能暗示并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长度。
人类婴儿认知的第一阶段是萌生出一种——即使一件东西从视线中消失,他也能意识到东西其实是一直存在的——的认知能力。这被称为“对象的永久性”。由于猫咪要搜寻猎物,因此有这样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是,科学家通过“可视移动实验”(visible
displacement test),试着测试了猫咪认识“对象的永久性”的能力。
实验中,使用诱饵等可以引起猫兴趣的东西,将其藏在障碍物后面,让其从猫咪的视线中消失。我们可以从猫咪会绕过障碍物到其后面去寻找诱饵这点看出实验是成功的。也就是说,猫有能够意识到消失在自己视线之外的对象存在的这种认知能力。
“对象的永久性”的认知能力,也可以通过“不可视移动实验”(invisible
displacement test)这种高难度的方法来确定。
在这项实验中,将引起猫兴趣的诱饵放在容器里,然后将整个容器放在墙后面。之后在猫咪没看到的瞬间将诱饵拿出,给猫咪看空了的容器。要弄明白就必须理解在容器里已经没有诱饵,诱饵在障碍墙后面时就被取出来了。若是像人类这样的高智商动物,就会开始在障碍墙附近开始寻找猎物。但是,在采用上述方法的多个实验中,猫并不能成功过关。
然而,在“不可移动实验”的其他版本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有19只猫咪,让他们看到一个具有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的玻璃似的容器,给诱饵绑上透明的带子,让猫咪看到诱饵在可见的透明部分,刺激诱饵移动以引起猫咪的注意。当猫靠近,将诱饵拉到不透明玻璃板后面,使其从猫咪的视线中消失。实际上诱饵是被拉到后面的第2块玻璃板上,猫咪却看不见诱饵跑到第二块玻璃板后消失的瞬间。
虽然在这个实验中几乎的猫都通过并找到了诱饵,但研究者将这种手法与之前的版本对比,怀疑这种实验方法更适应于猫已进化的状态。例如,有可能是因为栓了带子,诱饵的移动与自然界中猎物的移动相似,使猫咪对实验产生了兴趣。
如果有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那么,就能将在某种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应用于新的状态下,这对许多种情况都非常有用。在2009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猫,从箱子上垂直系一根短绳子,让猫咪只能看见绳子的末端,猫咪只要拉下绳子就能获得食物。接下来,让猫咪拉一跟长绳子,拉两根平行的绳子,以及拉两根交叉的绳子这几种情况。
只有两根平行绳子的另一端系有食物,因此实验中猫咪必须拉平行的两根绳子才可以吃到食物,只要拉两根的绳子就会有食物,所以必须拉到正确的绳子,给猫咪10次机会。拉下第一次短的绳子后猫咪获得了食物,但两根绳子的情况下猫咪一直没能够获得食物。所以,结果猫咪并没有理解绳子与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如果研究人员为了正确地测试出猫对物理性因果关系的把握力,或许有必要去开发一种适合猫咪的实验方法啦。但“绳子实验”的研究人员则指出有可能猫咪认为就算没有拿到食物,但拉绳子行为本身就应该得到好处。
与人一样,猫咪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衰弱。最近的宠物猫咪营养状态良好,宠物医疗制度也十分完备,所以会活得长一点。但也正因此而导致喵咪的认知障碍加重。那是由于脑细胞的逐渐消失和缩小而引起,且都难以诊断与治疗。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和建立个人口碑,请访问翰文网,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