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倾听能力!3种有用的“咨询技巧”

(2015-08-13 08:40:58)
标签:

倾听能力

咨询技巧

职场技能

分类: 职场

提高倾听能力!3种有用的“咨询技巧”



    

你属于经常聆听他人说话的一方吗?


暂且不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若是毫无兴趣的话题,要想亲切认真地聆听恐怕很难吧。然而,认真聆听对方说话,不仅有助于协调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也能在洽谈业务时帮助你了解对方的意图。当然,为了丰富家庭及恋爱等私生活,认真聆听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将用心聆听对方说话的态度称为“倾听”。聆听他人说话时,这种态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沟通谈判专家江口信也先生所主张的“有助于提高倾听能力的咨询技巧”。


1发出信号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发出信号。一般分为‘点头’及‘附和’2种类型。前者是面部的动作,后者是声音,就是发出‘我正在听哦’这种信号的行为。


在交谈过程中自然地加入这些信号,能够促使对方继续说下去。‘嗯、嗯’、‘哎?’、‘然后呢然后呢?’,向对方发出诸如此类的信号,让他明白你对他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即使你听得十分认真,但如果没有将这一情况传达给对方,也许对方会觉得你“没有在听”。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对方发出你正在认真倾听的信号。


2做出回应


“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做出回应。一般分为‘重复’和‘确认’2种类型,前者是指承接对方所说的内容,‘真是○○啊’等直接将对方的话重复一下作为回应;后者是指通过‘那就是说~这样对吧?’等等将对方所说的内容概括归纳后作出回应。


如果只是发出信号,那么即使没有聆听对方说话也能做到,但是为了展现自己正在非常认真地倾听,上面提到的2种方式必不可少。”


因为只是发出信号,就会变成对方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况,“对话”无法成立,因此自己积极加入对话非常重要。如果只是重复对方的话或简单地概括归纳,就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能,可以立刻实践起来。


3提出问题


“最后,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提出问题。若要扩大对方所说的话题内容,让对话持续下去,就必须进行提问。提问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2种类型。前者是指用一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后者是指可以自由发挥进行回答的问题。


虽然用一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属于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但也可能出现对话经过一个来回就进行不下去的危险。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尽管回答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具有打开话题的优势。分别使用2种提问方式非常重要。”


虽然提问需要一些小小的技巧,但是若能巧妙地进行提问,那么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您觉得如何?“倾听”只是一个简短的词汇,但是其中蕴藏着不少具体的技巧。大家不妨尝试一下,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iaoFAWrV3ILpI8Z1cfO9kklQ8Qbsgfc0WYPPu4yoL1GpaaYnbUGN0Fj1L04tEYoIkUzibefQVC89R5fqXng5bDPw/0?wx_fmt=jpeg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建立个人口碑,

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吧。

译者介绍

枫凌,日文译者,在翰文网累计发表译作596篇。

个人空间链接http://www.cnposts.com/Member/705.aspx


https://mmbiz.qlogo.cn/mmbiz/iaoFAWrV3ILpAMXibkJdAZuw6iaO2R7tCsxypV5VoJK4ZYzfXtRDtJbvc0VBSn9pneDgn1rZ9kET8M6qptdGOicrbA/0?wx_fmt=png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1、发送邮件至 info@cnposts.com  
2、添加微信 flyerflyer1990

https://mmbiz.qlogo.cn/mmbiz/iaoFAWrV3ILpAMXibkJdAZuw6iaO2R7tCsxhTllQQ6cljibnkiaxxyVPURzJfib9Fsic0Hgv7sfZjmSkSGzsibS8v78QIg/0?wx_fmt=jpeg

如何关注

①长按二维码图片可快速关注

②搜索微信号:cnposts

③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