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产力的10个错误说法

标签:
工作效率生产力工作习惯 |
分类: 职场 |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生产力的鼻祖,是无限智慧的源泉,不管对方是否提出疑问,自己都可以随时给予建议。也许这些人各自拥有的秘诀是正确的,但是社会上流传的很多有关生产力的常见说法,都是错误的。
1长时间工作
如今是否仍有人认为,在公司呆的时间越长,完成的工作就越多呢?相信回答“这么想过”的人应该不少吧。从表面来看,工作中投入的时间越多,完成度就越高,这是常识。但是,这未必就是正确的。如果已经工作了漫长的一天,还要继续延长工作时间,会严重耗损身心,工作也完全不会有进展。确实,工作总量也许是增加了,但如果放到明天来做,同样的时间不是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吗?必须认真思考一下时间的分配,注意不要过劳。
2有紧迫感更能做好工作
有些人认为有紧迫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于是就给自己施加压力。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也许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综合来看却是一种十分愚蠢的做法。工作中,随着紧迫感的增加,压力水平就会上升。压力会对工作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应该把它控制在最小限度。稍微有一点紧迫感也许可以保持工作积极性,但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对很多事情造成不良影响。
3多重任务可提高效率
这也是非常单纯的一种想法。就好比“一项工作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的话,那么2项以上的工作同时进行可以完成多少事情呢?”。然而,现实是,你必须明白多项任务同时进行会带来惨痛的结果。因为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将注意力和思考力分散到2项工作中,结果只能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一半的能力。不管多么完美的系统,生产力的净增长都是零。而且,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必须要不断转换大脑思维,实际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4忙碌等同于效率
这并非事实。为一些没有益助、浪费时间的工作而忙碌,没有比这更影响效率的事情了。与其如此,不如将精神集中在当前的课题上。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可以帮助一下他人。
5工资越高,越能让员工积极工作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一旦劳动者获得回报,就会将工资所增加的部分反馈到工作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员工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工资,那么他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进行工作,即使工资上涨,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涨工资虽然会使员工高兴,却无法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契机。
6休息是浪费时间
认真将休息时间加入日程表,是一件比任何工作都重要的事情。休息可以帮助消除压力,认为休息就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比现在更长的休息时间。根据信息网站“FastCompany”的报道,Draugiem
Group公司就最合适的休息时间,对内部员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工作52分钟后进行17分钟的休息是最合适的安排。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休息也许就是通往成功的钥匙哦。
7相同的生产力体系对任何人都有效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从职业到性格,任何人都和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某个具体的体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变得有效率。反复进行实验和试行,找到适合自己的体制才是真理。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这是最适合你的。是否适合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才能决定适合自己的生产体系。
8远程工作没有效率
这种说法在几年前也许是对的,但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以前必须在办公室才能完成的工作,逐渐已经可以在家里完成。在21世纪,只要所处的环境不会受到打扰,都可以成为工作的场所。
9事先收拾工作环境可以整理大脑思绪
井井有条的工作环境,和整理大脑思绪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散乱的工作场所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反之也成立。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各人有各人的需求。如果喜欢整洁,就请事先整理好。但是如果并不碍事,也就没有必要特地去整理。
10比起让别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完成会更好
工作时,当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万一需要别人帮助时,请不要害怕向别人开口请求。很多情况下,与其自己一个人闭门苦苦挣扎完成,不如向他人寻求帮助。相反,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请一定要伸出援手。了解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超越界限。若不这样做,就无法提高生产力。
事先认识到以上列举的常见说法是错误的,是确保高效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不要被一眼看上去十分有道理的建议所迷惑,思考一下这样做后自己会如何。用知识武装自己,远离这10个有关生产力的错误说法吧。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建立个人口碑,
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吧。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1、发送邮件至 info@cnposts.com
2、添加微信 flyerflyer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