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与成功

标签:
沉默是金职场成功 |
分类: 职场 |

“与上司争论毫无意义”,看清这一点的职员一定会保持沉默。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在深思熟虑后选择沉默,不迷失自我,最后终于出人头地。然而有些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喜欢说些没用的话写些没用的东西,导致自毁前程。这是数年前笔者在一家制作远程教育教材的公司(职员有800人)所看到的情形。
一名30多岁的女职员向一位40多岁的女性上司(部长)提出问题A,以为这位部长会回答B,却没想其回答为C,话不投机,意见出现分歧。
当时笔者也在场,笔者认为这位30多岁女职员的意见正确,但是面对40多岁的女上司,笔者总不能说“你没有判断这个问题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其权力的确令人心存顾虑。
“……”
自此之后这位30多岁的女性职员就一直保持了沉默。
为了写《在公司失败之人的口头禅 成功之人的口头禅》(KADOKAWA)这本书,笔者找到制作通信教育教材的这家公司的熟人了解到,当时那位30多岁的女职员在去年已经到别的部门任课长,进入了管理层。她在同龄人中可以说是较早获得了成功。
我们应该从这些成功人士的沉默中学会一些东西。例如,与上司在工作推进方面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此时应该如何去做?应该学会在心中思考并保持沉默。
上司真的是可以相互交流意见的人吗?若是可以,他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吗?作为他的部下,应该有能力判别这些问题。
本文提及的这位30多岁的女职员和40多岁的上司意见相左时,想必她判断出“与这样的上司争论毫无意义”。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判断,做出这样的判断,可能也是由于她通过日常工作中对上司能力的观察,认清了这一点。
从熟人那里了解到,这位女职员平常基本不会与人发生争执,可能是鉴于对手的水平而选择了保持沉默吧。
“沉默是金”
顺便说一句,那位40多岁的女上司之后就再也没有升职。像她这样的人往往会把权限看作权力,出现偏袒自身利益的倾向。这种权限会根据现实情况时而变强时而变弱,为了不让自己承担责任有时也会威胁部下。各种手段实在是处心积虑,老奸巨猾。遇上这样的上司,最好不要抱有“和领导好好谈一谈就能够被理解”这样的幻想。说到底,这类上司根本就不具备与部下交流的经验和能力。在某个组织内生存,理解和认清现实非常重要。公司职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不是会让人遭受损失的事情,但在职场中保持活跃才是重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公司内境遇不佳的人往往为一点小事情就会与人发生争执,尽争论些意义不大的事情。这样的人往往会受到上司的排挤,人事部门的评价也比较差,还可能会被调到本人不愿意去的部门。
也就是说没有考虑“后果”的能力,不能具体地思考“这样讲话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事情又会如何发展?”这样的问题。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谓是出版界的“著名事件”,说的是一位自由撰稿人给出版社编辑发送邮件的事情。关于文章的修改等问题,如果与编辑意见相左,撰稿人就会将掺杂个人情绪的邮件发送给编辑。编辑收到这样的邮件从文字上来看也完全不了解对方在说些什么。
可这位自由撰稿人却摆出一副打了胜仗般的骄傲表情,肆无忌惮地批评这位编辑的不是。最后由于与编辑关系破裂而失去撰稿的工作。这样反复折腾,尽管已经进入了30-50岁的年龄段,也达到了200万~400万日元的年收入,却最终在这个行业混不下去了。这样“不思后果”的人在这20年来笔者见过无数。
深思熟虑,保持沉默,采取反攻从而得道。不善于保持沉默,随意乱讲话,批评对方,到最后反而自食苦果。
沉默是金,真是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金玉良言。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建立个人口碑,
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吧。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1、发送邮件至 info@cnposts.com
2、添加微信 flyerflyer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