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预见力

标签:
预见力锻炼自我 |
分类: 思想 |

拥有看透未来事物的力量,在某些方面总有它的便利之处。
这种力量也被称为先见之明,不过,未来的事物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知道的。
在此,我想谈一下掌握预见力的方法。
抓住世间事物的动向
始终抓住世间事物的动向吧。
留意新闻和流行事物,就能看到今后发展的动向。
时常获取例如当今社会上流行什么产品,政治上在讨论什么法案等等信息会比较好。
如果把目光投向这些,接下来就会产生有这样的产品就好了,如果法律变更成这样是不是也不错等等想法。
由于其他人很有可能在做与这同样的推测,因此自己推测的事物也有可能发生。
我也是在大约20年前,预想过可能会出现智能手机这样的手提电话。
那时手机刚刚发售不久,我在便利店打工时,看到了当时的固定电话的分机是触摸屏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虽然称为触摸屏,但并不是像现在的智能手机那样拥有精致的外观。当时的画面是颜色为绿色系的黑白、贴着塑料膜,用手摁会吧嗒吧嗒凹进去的状态。
但是,号码按键会表示在屏幕上,对应屏幕按的话能够准确地按到号码,当然信息等等也能够显示出来。
看到这个的时候,当时就产生了如果手提电话变成这种形式会是怎样?它能用于电脑和程序机吧,如果变成彩色的话不就能够玩游戏了么?等等想法。
但是,没有想到它以iPhone的形式问世花了15年的时间,当时的想法记忆犹新。
不过,虽说当时想到了,但并没有参与开发。我想是不是由于从小就喜欢电脑和流行的事物,才能够出现那样的预想。
始终追逐流行事物的步伐,或许就能预想接下来会流行什么。
要抓住世间事物发展的动向,每天看电视新闻是最省事的方法。
当然,通过网络、新闻和杂志等也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
养成习惯,以尽可能每天获取新信息,这样比较好。
在有所行动之前,先在脑中模拟一遍,看这样的行动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比较好。
虽然也有人在思考之前就先行动,但是根据实际状况来判断究竟哪种方法较好才是明智的。
也有的时候,在考虑之前先行动更有效。
比如,遇到喜欢的异性,考虑太多类似如何约她(他)?如何告白比较好?最终只能预想到不好结果,有的人会因此无法付诸行动。
什么都不考虑,对喜欢的人展开追求攻势,这样的人反而能够进展顺利,也不乏有这种例子。
还有,旅行时,不做详细的计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认为也不错。
没有目的地的旅行,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无法预见的事情发生,这些都是值得享受的事情。
但事实上,在商务等方面,很多例子表明慎重考虑之后再行动比较好。
在向顾客推荐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时,事先什么都不考虑就去接待客户,可能无法得到好的结果。
必须事先认真地考虑商品的说明方法和面对提问时的对策。
像这种情况也应该尽可能做详细的模拟比较好。
例如,像这样对商品作说明顾客能理解吗,会给客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以及预想一下会有怎样的提问等等。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认为养成习惯预先思考自己的行动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比较好。
即使是细小的事情也能预想到,并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例如,购买商品的时候,想像一下买了这个商品,如果像这样使用,生活会变得便利吧等等。
如果是这种程度的预想,会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不少人由于一时冲动购买之后又会后悔。
即使是细小的事情,行动之前养成模拟思考的习惯,就能拥有预见力。
此外,在行动之前是否有必要进行模拟思考,还是根据实际状况来判断吧。
像前面提到的那样,也有时候考虑太多反而不顺利。
在付诸行动时,先考虑是否需要模拟,如果确实模拟一下好,就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吧。
拥有预见能力的好方法是考虑多种可能性。
行动之前进行模拟是好事,但是模拟内容太过肤浅的话,立刻就会使行动受阻。
例如,由于住在同一幢公寓的邻居播放音乐太吵,就直接上门去表达不满。表达不满之后,如果对方道了歉,事情得到解决是好事,但有可能情况完全反转,自己反而被该邻居抱怨。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叫上其他被吵扰的邻居,或是将房东请来。
如果模拟太过肤浅,只是过去表达不满,顶多就是反过来被邻居抱怨,得不到其它更好的结果。
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想到,因为对方是可以不在意邻居感受听大音量音乐的人,反过来抱怨自己的可能性极大。
像这样的情况,还是做一做以下的模拟比较好。
进一步说,可以考虑采用第2方案,召集公寓的其他人一起上门去表达不满,如果还是不能让他作罢,就考虑第3方案,请警察上门去警告他。再考虑得深入一点,可以请律师向法院提请诉讼,应该能够解决问题了吧。
事实上如果不能让他就此罢休,还是采取这种方法比较好。
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在模拟的时候,预测多种情况而考虑相应策略比较好。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针对多种可能性考虑应对策略会形成巨大的思考量。
例如,之前提到的公司自产商品的营销话题,模拟对方对产品的提问就属于这种情况。
根据产品,如果设想顾客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是没有办法想尽的,再怎么想也还是会有意料之外的提问吧。
如果能够把所有的提问预先都想周全,当然最好不过。但是,要把所有可能提到的问题都考虑到,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如果能够即兴回答当然最好,但碰到预想之外的情况,面对预想之外的提问,可以采用一种方法,即称“关于这个问题,等我回公司跟领导商议之后过几天再回复您”。
像这样需要对多种可能性进行模拟的情况确实非常累人,但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周全,发生预想之外的情况时,考虑清楚面对那样的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如果是细小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考虑那么深入,在做大事的时候,还是针对各种可能性考虑多种应对方案比较好。
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就像前面提到的,和公寓的邻居之间的纠纷,说到诉讼的话题,如果不具备一点法律知识就没法让它变成维护自己权益的武器。
虽然有些知识可以到了有必要的时候再去查,但如果平时注意增长知识,不但面对预想之外的情况对应起来较容易,模拟时设想范围也能更广。要增长知识,其实不易做到,建议最好平时多读书什么的。
多读些像法律、政治和经济等有用的书比较好。
当然,从电视和网络也能获取信息,只要是有用的,就可以储备起来。
再有,建议学习一下历史。
历史是能够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用怎样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范本。
学习历史也和掌握预见力有关。
有人会问为什么有必要学历史。打个比方,河水泛滥导致很多人死亡的时候,如果河道就任其那样不去治理,遇到再降大雨时还是会引发洪水。
吸取过去的教训,就可以在河岸筑起堤坝预防洪水泛滥。
这是了解过去并防止未来灾害发生的一种行为。
为了防止遭受同样的灾害,学习历史是非常有效的。
学习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过去种种苦难时是如何应对的,灵活应用于现在就可以预想到今后发生的事情,并且能够采取应对策略。
另外,在战国时代的战争中,时常需要看准敌人的动向,再决定我军是按兵不动还是采取行动。
学习判断军队的行军方向和兵法也能够掌握预见力。
历史就是这样的宝库,想拥有预见能力的人可以多读读书。
在需要对事物发展作出预先判断时,根据实际状况不同,对知识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只要平时注意累积知识,就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建立个人口碑,
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吧。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1、发送邮件至 info@cnposts.com
2、添加微信 flyerflyer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