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大海,“回天”的悲惨故事……大津岛(山口)

标签:
旅行大津岛回天鱼雷 |
分类: 生活 |
放眼望去,周防滩蔓延开去。在大雾的尽头,水平线都溶成白色。
大津岛漂浮在距山口县周南市德山港约10公里的海上。1944年第2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战况持续恶化中残喘的日军在这个小岛上设置了训练基地,开发出了特攻兵器“回天”。人类乘坐“回天”鱼雷,撞进对方的船舰同归于尽。
“忠诚”、“挺身突击”。在遗址的一处纪念馆里,摆放着队员们写剩的彩纸和遗书。据该纪念馆称,接受回天训练的人共1375人,战死者多达145人。在稍微远点的地方,为了用手推车从调整工厂运输鱼雷,挖了长约247米的隧道,还有用起重机将鱼雷降入海中的训练基地遗址。
回天纪念馆馆长松本纪是说“濑户内海周边岛屿稀少,没有障碍物,适合做向海里发射的训练”。
我到岛上的交流中心借了自行车,沿海走一走。无论到哪里都想骑车逛一逛。我想起了纪念馆里的回天模型。直径1米,全长14.7米。这样不安全的兵器居然让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乘坐。原本在岛上这段旅行到底是为了追寻什么而来呢?接触了这段历史,若是仅为了体验和平常不一样的生活,恐怕这样的心情太轻松了吧。
我看到了旅馆附近戴草帽的男性,就上前搭话。多田一孝先生(85)在岛上渡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从71年开始的30年间一直从事着开采矿石的工作。
“已经上锁了。好可怕,因为石头会飞出来”。他带着我们参观采石场遗址。山已经被切去尖锐的棱角,裂缝中草木丛生。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优质花岗岩的产地。
消灭了丰臣家的德川幕府自1620年开始趁重建大阪城的时候,在岛上遗留下了建造石墙用的切剩的石头。为了压制国外产石矿,现在不开采石矿了。“割割路上的草、钓钓鱼呀,这就是工作啊”。
然后多田先生给我介绍了把采石设备遗址作为雕塑室的雕刻家。中岛干夫先生(81)喜欢安静的环境,70岁的时候搬到岛上的这个据点。“在濑户内的岛屿、冈山、广岛等地有很多艺术家。但是,谁都没有注意这里,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他对着石头挥动着雕刻刀。
1950年时,岛上有2500人,现在只有317人。65岁以上的居民占75%。大津岛小学,只有一个3年级的学生田边春菜(8岁)。我们参观了教室,黑板上写着“打招呼的魔法”。和大野晶子老师(53)一共就2人,正在学习道德。 我问了春菜,最喜欢岛上的什么。
“大海。”
窗帘飘动着,海风吹进来。岛上的历史被人为篡改了。只是大海一如既往地哺育着人类。春菜上完课,就和老师去阳台上吃饭。
在回程的船上,我回忆起了春菜洪亮的声音和披散的头发。(待田晋哉,照片)
路线 从日铁东京站乘坐新干线希望号到德山站约4个半小时。从德山港到回天纪念馆附近的马鹿港乘船最快18分钟。
咨询 周南市回天纪念馆=(电)0834·85·2310。周南旅游协会=(电)0834·33·8424。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cnposts.com——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译者:乌云珠超
运营企业:北京翰译欣翻译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内容:日英中笔译、翻译学习网站运营
运营微信:cnposts
运营微博:翰文网
电子邮箱:info@cnposts.com
合作译者QQ群:19919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