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缩短工时工作,不如灵活运用弹性工作时间
作为安倍内阁发展“推动女性活跃”的战略核心,虽然将“3年育儿假期”加入政策议案,但战略和举措一直存在矛盾。因为,长时间的育儿假期,不但会强化男女的分工,也会令女性的事业倒退。
面向大企业正式员工的育儿支援制度,就现状看来,已经是非常优待了。以生产、育儿为由辞职的女性剧减,重回企业后采取“短时间工作”方式的人增多了。
如果,妻子不采取“短时间工作”的工作方式,而是一休完育儿假就恢复全职工作的状态,丈夫由于不得不帮忙照顾孩子,唯有改变工作方式吧?
但是,长时间休育儿假和“短时间工作”,都会长时间地将丈夫排除在家庭责任之外。家务活和育儿,一如既往还是由妻子承担,就会使丈夫至今的长时间劳动状态固定化。
这对女性的事业也有很大的影响。上司不会对每天4点就必须回家的人委以重任,那么“短时间工作”的员工担任的工作的幅度和质量会被长时间限定。于是,妻子为了承接丈夫的家庭责任,只能放弃自己的事业,继续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适量的工作。这既非企业,也非夫妻所希望看到的。
在美国企业中,虽然也有包含“短时间工作”在内的多种工作形式,但是为“推动女性活跃”做出巨大的贡献的,不是“短时间工作”,而是提高全职工作的柔软性。具体就是,在不阻碍企业活动的范围内,允许女性员工采取弹性工作和在家办公的工作形式。当然,不单只是妻子,丈夫也可以活用弹性工作时间。在美国,丈夫承担家务活的比例达到3、4成,这与日本有很大区别。
“工作、家务活、育儿”这3项如何分担,是世界上所有有职业的夫妇都会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说:分担比例决定着该国女性的活跃程度。像日本这样,将家务活和育儿全部交给妻子,女性在工作上是不可能活跃的。
以这样的状态进入全球化,日本企业和外国企业合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国外(的企业中),有35%左右的管理岗位由女性担任,而日本(的企业),女性作为下属来展开工作的结构已经成为固定模式。虽然日本女性的学历和能力绝不逊色于外国女性,但是现状如此,实在是一大损失。
我认为,即使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只要是夫妻商量后得出的结果就好。但是,当妻子也活跃于综合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时候,在结婚、生产的同时,丈夫的事业没有变化,迫使妻子单方面大幅度牺牲个人事业,是不公平的。
而且,国内经济萎靡,今后也难以继续实行聘用终身制,妻子不继续工作的话,生活也会变得严峻吧?很久以前,比起日本家庭主妇率高,欧美婚后继续工作的女性增加,原因是经济问题,而非女性追求事业。在没有安全感的时代,为让“女性想要成为家庭主妇”的现实问题不常识化,夫妻共同分担经济责任和家庭责任比较好。
要说有什么结论,那就是:育儿支援制度,特别是那些大企业,并非不完善。问题是,活用制度的全是女性。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必须重新考虑针对企业文化和社会的个人价值观。真正希望全靠丈夫来承担(家庭)经济,让能干的妻子的事业倒退的夫妻,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呢?现今的夫妻追求的,是女性“走向社会”的同时,丈夫“走进家庭”。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cnposts.com——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译者:南宫鸢
运营企业:北京翰译欣翻译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内容:日英中笔译、翻译学习网站运营
运营微信:cnposts
运营微博:翰文网
电子邮箱:info@cnposts.com
合作译者QQ群:19919458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