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要改变人的行为最好每次专注于一项

(2014-12-17 15:54:21)
标签:

改变

胡萝卜加大棒

人事

管理者

人际关系

分类: 思想

你会如何改变领导、员工、客户,以及你自己的行为?企业高管能够投入很长的时间去完善策略、产品及流程。但是,只要人们的行为没有实质的变化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改变。

 

基于有关这一主题的大量研究,在此为大家介绍10个我认为可能有效的方法。

想要改变人的行为最好每次专注于一项

 

1、每次仅改变一项行为

 

我以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曾提出过8条价值观和12条行为特性,希望员工可以实践。结果,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当优先事项多达20件时,即等于没有优先级。大量的研究显示,人类并不擅长多任务处理(英语报道)。集中精力一次改变一项行为,要想改变多个行为时,最好依次进行。

 

2、结合实践,将行为目标具体化

 

根据达成目标的相关理论,有效的目标必须是具体且可测量的。行为改变亦是如此。积极听取是一个模糊不可测量的行为,而换用其他的说法来重复对方的发言,确认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则是一个具体且可测量的行为。


3、展示生动的形象

 

著名厨师杰米·奥利弗(Jamie Oliver)在美国的学校呼吁孩子们改善饮食习惯时,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准备了某样东西。那就是满满一卡车没有参杂任何其他物品、令人作呕的动物脂肪。在教肥胖的孩子烹饪料理时,他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来回走动处理食材,用身体展示了烹饪可以多么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形象让孩子们产生了共鸣。(奥利弗在TED演讲中,为了展示糖分的过度摄入,在地板上洒了很多方糖。)

 

正如埃米尼亚·伊瓦拉(Herminia Ibarra)在其著作《哈佛式职业转换方法》一书中所述,幻想全新的自己是推动变化的强大力量。通过故事、比喻、图画、工具等,试着描绘现在悲哀的我们将来辉煌的状态。这样一来,就能唤起促使我们走向变化(或抗拒变化)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感情。

 

4、善用同侪压力(同伴间的压力)

 

正如社会比较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人们会通过身边亲密熟悉的人,来确定可接受的行为标准。这些同伴(同行)会为我们设定预期,会让我们感到惭愧,或能成为我们的榜样。有一位银行职员被其上司告知,必须控制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要展现出更多的合作意识。当团队成员互相观察,相互指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的发言在内的不当言行时,这种同侪压力就奏效了。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网络团体。试着在同伴间互相设置期望,为彼此施加压力。也可通过Facebook上的好友或公司内部的网络工具,来检查自己的行为。

 

5、拉拢初期采用者和具有影响力的人,调动群体

 

希望大家能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这个群体中最初只有一个人在跳舞,但是,渐渐地加入跳舞行列的人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也是视频中的一员,你会在什么时候加入跳舞的行列呢?你会成为第二个加入的人吗?或在中间加入,亦或成为最后加入的那个人?大部分人都会在中间突然出现剧烈变化的引爆点(转折点)时加入。通常一个新行为的普及会遵循传播曲线(初期采用者、以安全为导向的追随者、后期采用者)。

 

根据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提出的相关传播理论,转变的过程并非偶然,关键在于具有影响力的人所发挥的作用。他们往往不是高层管理者,而是很多人愿意去征询意见的管理者。首先要拉拢一些初期采用者,然后要找到并说服具有影响力的人。再来,你只需坐等变化慢慢地扩散即可。

 

6 稍稍改变一下状况

 

如何让员工在公司的员工餐厅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呢?虽然你可以对他们进行有关健康食品的教育,不过你也可以实际改变人流的方向。谷歌就是这么做的(英语报道)。人们往往会去拿他们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根据这项研究结果的启示,谷歌把沙拉吧设置在员工餐厅的入口处附近。

 

此类方法是以丹尼尔·卡内曼等人提出的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行为决策理论为基础的。换言之,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周围的状况就能改变人的行为。不要直接了当地说请多吃一些沙拉!,可以间接地诱导选择,慢慢推动人们改变。也有很多其他方法,例如,你也可以改变初始设定,关注事物的损失面而非获益,事先进行动员。

 

7、不要只做加法,有时也要做减法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在其著作《习惯的力量》中,讲述了一个驻守在伊拉克某小镇的美国陆军少校的故事。该小镇的广场上接连几天聚集了大批的人群,到了晚上经常发生骚乱。那么该如何应对处理呢?——聚集人数增多就要动员更多的军队吗?不,少校采取的措施是将广场上兜售食品的摊贩迁移至其他地方。到了晚上,广场上没有东西可吃,聚集的人群就会在骚乱发生之前散去。

 

要想改变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去除可能导致该行为的事物、诱发因素以及障碍来实现。很多管理者往往执着于增加新事物,而忘了减法的重要性。

 
8、敢于使用胡萝卜加大棒(但需严格执行)

 

在此谈论行为变化这一主题,也离不开传统的人事政策。即薪资、奖金、升职等激励措施。哈佛商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有关摩根斯坦利员工的案例研究。作为晋升候选人的这名员工成绩非常优异,但是有关态度、行为的360度评价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措施必须将实绩和所期望的行为两者联系起来。

 

不过,正如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其著作《坚持动机3.0,如何发挥干劲》一书中强调的那样,这种外在的奖惩只对非创新性的行为有效。要想促进那些不受先入为主观念限制的创新行为时,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详细内容请参考平克的TED演讲视频)。

 
9、做好指导与辅导

 

很多行为需要技巧。例如想要调整安排好工作的优先顺序,有时却不知道怎么做。要想改变人的行为,就要做个好老师、或好教练(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就做个好学生)。然后,就像锻炼肌肉力量那样,必须训练想要改变的行为。特别是一些隐性行为(例如做个好的聆听者),是很难训练的。

 


10、在录用、解雇标准中加入行为特性

 

上述9个方法,都是关于的变化。不过,也想列举一下改变团队结构,也就是选拔的方法。要确保拥有所期望行为特性的人,剔除明显不合格的人。根据有关人才适应性的理论,人的优势(包括当前的行为特性)必须与工作上的必要条件相匹配。这点在你自己身上也同样适用。有时,主动辞职寻找一份更适合自身优势的工作会更好。

 

虽然这10条原则来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很少被一起提及。总结如下:
明确目的(1-3)
善用人际关系(45
稍稍改变一下状况(67
改进传统的人事政策(8-10)

 

致力于组织的变革却不见成效,是因为管理者只实行了上述方法中的23种。请大家务必把它们全都用上吧!

 

莫滕·T·汉森(Morten T. Hanse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INSEAD教授。与吉姆·柯林斯共同著有《愿景型企业4》。2013年,被Thinckers50评选为“50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  

4种比烟草更危险的含有大量致癌物质的危险食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