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热量甜味剂也会导致血糖上升

标签:
热量甜味剂血糖糖尿病肠道 |
分类: 健康 |
通过老鼠和人体实验证实,数百万人正在摄取的添加于减肥用碳酸饮料、酸奶以及其他食品中的人造甜味剂不仅无法降低血糖值反而会产生反效果。
该研究表明,糖精、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零热量甜味剂能够影响肠道细菌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减,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因素——血糖值的上升,成为引起不良变化的诱因。这一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极有可能使人造甜味剂会帮助减肥还是阻碍减肥、或能否降低糖尿病及肥胖的风险等激烈的讨论进一步白热化。该论文17日被刊登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

该论文的首席作者——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的免疫学家兼医生艾伦·埃里那布(Eran Elinav)表示:“我们的发现将成为人们重新审视人造甜味剂大量消费的契机。”
尽管很多人为了控制体重都会摄入以零热量人造甜味剂替代砂糖的产品,但是其科学依据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有些研究显示甜味剂有助于减肥,而有些研究则表明甜味剂会增加体重。
理由之一在于很难区分原因与结果。例如,我们无法确定食用了添加人造甜味剂食品的人,是否因为这些食品而变得过胖。或者,过于肥胖的人通常是否比较容易受这些食品的吸引,这也不得而知 。
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根据现有的科学依据,在2012年共同发表的指导意见中表示,“若能合理地使用人造甜味剂,有可能可以促进糖分的下降,导致能量摄入的减少,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营养学家,同时也是AHA与ADA的发言人的茱迪·威利罗塞特博士表示:“这份指导意见有个小小的争论。我想强调的是‘合理地’一词。”威利罗塞特博士并未参与此次的研究。
此次的研究,把两个研究领域——促使血糖值上升的甜味剂的作用与肠道细菌菌落的复杂作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肠道细菌菌落因人而异,意味着不同的人对摄入食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实验发现,食用含有糖精、三氯蔗糖或阿斯巴甜等食饵的老鼠与食用含有砂糖的食饵或完全无糖的食饵的老鼠相比,血糖水平变得非常高。接下来,研究人员试图确定甜味剂是否会通过改变老鼠肠道细菌的平衡引发代谢的变化。
研究人员将从摄取甜味剂的老鼠或食用砂糖的老鼠身上采集的细菌,移植到肠道内没有自有细菌,未曾摄取甜味剂的老鼠身上。结果发现,从甜味剂老鼠身上移植过来的细菌导致血糖值的上升。这表明,肠道细菌会导致摄取甜味剂的老鼠的血糖值升高。
人类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呢?埃里那布博士及其研究团队,以380名未患糖尿病的人为研究对象,就人造甜味剂的使用与各种代谢数值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调查。结果发现,定期食用添加甜味剂食品的人,其肠道细菌菌落与未食用甜味剂食品的人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调查也发现,甜味剂与易患葡萄糖不耐受症之间也有关联。
然而,关联未必意味着存在因果关系。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平时不吃含有甜味剂食品的7名受试者食用很多含有甜味剂的食品。4天后,其中4人的血糖值升高,肠道细菌的数量也发生了变化。与老鼠实验的结果相同。
论文的联合作者——魏兹曼研究所计算机生物学家艾伦·西格尔表示:“这种易患不耐受症的情况可以通过详细检查人体肠道细菌来进行预测。”
这些结果都是暂时的。
人造甜味剂生产商等组成的团体——热量控制委员会(CCC)在声明中指出,《自然》杂志刊载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老鼠的实验结果不可适用于人类,另一方面,人体实验的规模过于狭小。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尚还未能阐明造成肠道细菌数量不均衡的准确机制。但是,他们发现摄入人造甜味剂后发生变化的几种类型的细菌与2型糖尿病有关。
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一部分人而言,人造甜味剂不会降低葡萄糖不耐受症等与肥胖相关的某种代谢条件,反而会增加代谢条件改变肠道细菌的结构。
威利罗塞特博士表示:“摄取甜味剂的人不一定不能减肥,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项研究首次将重点放在肠道细菌上,令人非常感兴趣。”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