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前副总裁告诉你充实人生与职业生涯的8条良言

标签:
职场人生良言幸福生活 |
分类: 思想 |
海蒂·罗伊森是硅谷的名人。在自创企业并经营了14年之后,她作为苹果公司的副总裁致力于构筑与开发人员间的关系。如今,她不仅是DFJ Venture(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译注)的一名投资家,同时也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一门名为“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的课程。罗伊森拥有庞大的人际网络(甚至成了哈佛商学院的研究案例),并优雅地发挥着其影响力。

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之前,她在母校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分享了30多年来在技术行业收获的各种经验。这场演讲,就像送给那些未来创业者们的毕业感言,充满着她从实践中获得的如宝石般耀眼的真知灼见。
在此为大家介绍的8个信条,正是罗伊森在科技行业为开创职业生涯,拓展人际网络,不断创新而一直珍视的几点。尽管这场演讲是面向那些刚刚起步的创业者们的,但它也能成为所有处在不同阶段的创业者以及普通人的助力。
1、不向困难挑战,就是浪费时间
梅琳达·盖茨(比尔·盖茨的妻子)有一次走入房间时,发现幼小的女儿正在努力自己穿鞋。小女孩说道:“这个很难”。而罗伊森说:“但是我喜欢困难。我喜欢‘困难’这个词。当你经历过无数困难之后,你会发现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最艰难的时期。”
成功的创业者始终等待着进入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译者注)状态的时机。“你是否体会过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的感觉?你是否体会过向某事发起挑战、然后失败、再次挑战那种时间如箭般飞逝的感觉?这才是真正试练自己的瞬间。”
请你每一天、每一周都问一下自己:“自己现在正在致力于困难之事吗?”很多怀着雄心壮志的人都会不顾一切地去消除自己前途中的困难。他们希望平步青云。或是,他们希望不经历任何困难便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罗伊森说:“当你真的得到后,就会感觉很无聊。找点困难的事情做吧。创业者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困难。创业者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固定的月薪,一切都必须靠自己。”
2、你的品德决定了人生的明暗
罗伊森在第一家公司“T/Make”担任CEO时,曾遇到过一次由于自动洒水防火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仓库所有产品被毁的情况。幸运的是,当时仓库内的大部分产品都不太值钱。更幸运的是,房东并不知道这一事实,为我们申请了用保险支付所有的损失。“这是一个诱惑。如果顺利,我们就能到手15万美金。”罗伊森说,“但是,我最终据实以告。因为员工们都知道仓库内的产品没有价值。如果我说谎的话,向员工们传递的是何种信息呢?”
若想成为员工的榜样,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公司的领导者决定以金钱为先,那么等于是在告诉员工即使说谎也没关系。“这就好比在说‘虚报经费不要紧。把公司的备用品带回家也没关系。’”罗伊森表示,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要做到却很难。“事到临头时你一定会想,选择一条简单的道路不就好了吗?这种话说说也没关系吧。为了卖掉商品对顾客撒个小谎也不要紧吧。”
她接着说:“有时这么做也许能蒙混过光。但大多数情况下结果往往不太好。你决定做的事,会造就你的公司的文化。被迫作出道德性的决断时该怎么做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也是为了晚上能睡个安稳觉。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对于工作伙伴以及有业务联系的人来说是一个有用的贡献者。要想做到这些,平时务必要严格要求自己。”
3、直觉往往都是对的
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时,罗伊森曾选修过一门名叫“商务创新”的课程。这门课要求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睡前写下第二天应该做出决定的事情,等第二天一早醒来立刻做出决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直觉性的决定究竟是什么,以及直觉能有多准确。
虽说如此,近年来,科技文化却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用令人厌烦的庞大数据进行决策。罗伊森说:“有些人认为数据越多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方法在有些情况下是对的,但它并不会一直有效。”
“直觉是基于多年的经验以及一直以来对不经意间观察到的人性的理解而产生的。就是分析使用无意间获得的所有信息。”罗伊森历经艰辛才明白了直觉的重要。尤其是在进行有关人的决断时,如决定和谁一起工作,继续聘用谁,解雇谁的时候等。“以数据为先,违背直觉时,我到最后几乎都会后悔。”
4、挑选团队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的命运都取决于团队的质量。”多年来,罗伊森看过太多年轻创业者犯下相同的错误。他们拥有创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然而,到了聘用管理人员的时候,他们却不想录用比自己更有知识的人。“他们不希望受到威胁。因此,会录用与自己同龄,拥有相同知识的人。”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只因担心自己大权旁落,就会错失雇佣各领域专家的机会。
“如果你想一直做公司里最聪明的人,那么你就会建立一支愚蠢的团队。你想要比你还不懂销售的人来担任销售副总经理吗?你想要比你还不懂财务的人来担任CFO吗?当然不会。”罗伊森说,“请你冒着风险去找合适的人。同时,请你信赖他们。你的工作是给这些人相应的权限,让他们发挥能力。我的目标是永远做公司里最愚笨的人。因为我希望自己身边围绕着真正有才华的人。这样才会让人觉得兴奋,才能去改变世界。”
5、谈判就是找到双方需求的最佳交叉点
罗伊森曾经上过的商学院课程中有这样一项实践活动。将学生们分为卖方和买方,进行汽车价格谈判。每个人拿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然而,当课程结束时调查发现,成交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去甚远,令罗伊森大吃一惊。而且,这项课程活动也让她意识到交易究竟是什么。她说,最初她认为交易也许看似一场零和博弈,应该尽可能以高价卖出,尽可能以低价买入。完全不在意对方,只要赢得这笔交易就好。
“我不再相信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易。”罗伊森说,“万物皆相连。如果把人生当作零和交易,也许你会认为‘不用关心将来如何,只管现在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则一切都不一样。”
“人生没有什么零和博弈。”
“如果我和你做生意,我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给你带来利益。这样双方都能获益。而且,你会愿意再次和我做生意。这一点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罗伊森在硅谷度过了大半人生,她不断与相同的人打交道。换言之,就是通过长时间的交往构筑人际关系。随着Facebook、Etsy等可以体现人际关系的网站逐一登场,这种倾向发展得越来越快。“你做的所有交易的总和就是你这个人的整体呈现。因为,交易就是人际关系。”罗伊森说道,“当你与某个人相遇时,请想想人际关系而不是交易。如果你能充分了解对方,而对方也能充分了解你,那么就能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
6、人生真的真的很无常
“生活中会发生倒霉的事。会遭遇失败。也会发生你无法控制的事。你必须面对现实。”在这种现实之中,你该如何克服困难努力生存下去,甚至获得成功呢?罗伊森给我们提出了一条简短的建议。
“幸福的关键在于降低你的期待值。”
这并不意味着要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而是要为前进道路上的不完美做好准备。例如,罗伊森出国旅行时,经常会事先设想行李丢失、航班晚点、在当地租的车没有到等情况。“我会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那么当它真的发生时我也不会觉得有压力。”她说,“我会在随身行李中放入换洗衣物,不在到达后的2小时内安排会议。因为我预想了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因此当什么都没有发生时反而会变得非常欣喜。换句话说,95%的压力都是自己制造的。”
罗伊森想起了一位总是详细制定计划的著名创业者。他认为要想事情进展顺利,必须完全按照事先做好的计划来进行。然而,现实自然不会如此。“如果你期待每件事都能完美进行,那么不好的事情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到达下一个里程碑之前,你可能会用尽所有的钱。接受人生的变幻莫测,即使发生倒霉的事情,也请你站起来继续前行。”
“如果你跌倒后拒绝爬起来,那么你的余生将一事无成。”
人生的“变幻莫测”也有相反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真正的好运。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能踌躇不决。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例如,你同时收到了3家非常不错的企业发出的录用通知。“假设你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家企业破产了,你失去了工作。但是,这也许会成为你迄今为止经历过最棒的一件事。因为你能从中学到在其他稳定的工作中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
不久前,罗伊森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询问人们过去5年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最好和最坏的事情是什么。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说出的都是相同的事——离婚、患癌、失业,即使他们还经历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你询问身边的人,什么事能够促使人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其答案一定会让你感到惊讶。的确如此。如果你能接受人生的变幻莫测,那么有时最糟糕的事情也能让人生走向光明。”
7、认真思考时间的使用方法
“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财富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无法增加。”
“拥有金钱和他人的帮助,就能有效地使用时间。但是,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还是会将时间用完。因此,你必须充分了解时间的使用方法。”罗伊森说,“很多人都不知道每件事究竟会花费多少时间。他们会对着1000封未读邮件说‘如何才能将这些处理完’。解决方法就是在1天8小时内,用5个小时来工作,确保能够留出3个小时处理邮件、打电话、收集信息。当有人抱怨没时间做什么事的时候,我总是会这样说,“能做。只是如果做了那件事,你就无法做其他事情而已”。
罗伊森的建议是:列出所有需要花时间的事情,确定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请注意会占据较多时间的无所谓的工作任务。阅读需要时间。然后,仔细思考你真正想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什么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进展理想,你就能在这项工作中确保自我反省和睡眠的时间。不过,罗伊森自己也觉得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我曾经还是一名创业者的时候,生活不是很有规律。”她说。“我们总是被时间追赶着。有的时候没有时间去做所有想做的事情。”即便如此,只要懂得权衡就没有问题。如果增加工作的时间,那么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间就会减少。“人们会有一种幻想,认为无需花费时间来维持与最重要的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实际上这是必要的。”虽然要维持完美的平衡非常困难,但是,持续不断的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给自己留出空间,就没有余地去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幸运变化。”
8、“20-40-60法则”
女演员雪莉·麦克雷恩也信奉这一法则。“20岁时,你总在担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40岁时,你终于觉醒‘我有必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吗’。60岁时,你会明白根本没人在意你。”罗伊森表示,最后的那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从一开始,就没有人想着你。”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从坏的方面来看,没有人关心你身处何种境况。例如,赚的钱够不够,对工作是否满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你必须成为自己的保护者”罗伊森说。“就算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没有人会给你答案。”
“你的上司不会为你着想,你的同事不会为你着想,你必须自己替自己着想。”
听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很多人都因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浪费时间。其实没有这种必要。罗伊森曾经担心长途飞行后会穿着不合时宜的鞋子和满是褶皱的套装出席会议。“我总是担心如果穿着奇怪的话,别人会怎么看我。但是,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却发现,在会议中,没有人会觉得‘虽然这个人很聪明,却穿着满是褶皱的夹克,所以这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会有人这么想。”
人们总会为了犯下的小错误而过度自责。例如在会议中说错话,搞错某人的名字……然后浑浑噩噩地浪费数周时间,导致重要人际关系的疏离,工作效率的下降。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害怕他人的评价。“如果你也处在这种状态,那么请记住,他人不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你,所以不必太过担心。”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