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之译
心之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08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您的服药方法正确吗?中药的服用,应注意时间与温度

(2014-08-22 16:28:00)
标签:

健康

中药

药物

疾病

分类: 健康

根据《药事法》的修订,日本于今年6月起解除了对非处方药的网络销售限制,人们购买药物也变得非常便利了。然而,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注意事项,但最终却以错误的方式服用了药物。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正确服用药物的基本常识。

 

“当家人出现与自己相同的症状时,是不能服用自己在医院所开的处方药的”。然而,事实上,据由制药公司组成的团体“药物正确使用协议会”的调查显示,虽然有约90%的成年人知道这一规则,但是仍会有约40%的人会让自己的家人服用。

您的服药方法正确吗?中药的服用,应注意时间与温度

 

 

  该调查是今年6月,以900名成年男女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实施的。虽然调查结果显示有约90%的人知道不能服用,但能够说明其理由的受调查者占到50%,而不能说明的占近40%

 

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药物要用完

  处方药是凭处方出售的药物,是适合患者本人服用的药物。虽然家人等其他人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但同样的药物未必就适用。

 

  即使症状相似,但实际上也可能不是同一种疾病。即使是相同的疾病,未通过医生和药剂师的判断也许您并不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有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其它病症和身体状况来开具处方。因此,患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人服用,有可能会出现药物无效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药物正确使用协议会药物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药剂师那须泰治强调,处方药是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的。用量和服用次数也只适用于患者本人。他还指出,让家人服用的药物多数为自己以前吃剩下的处方药,而处方药的服用期间也只适用于患者本人,因此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将其用完。出现上述情况,大概是患者本人随意判定自己的病已治好,便中途停止用药了吧。

 

据该调查显示,知道片剂和胶囊等口服药不能使用茶水、咖啡和酒送服的受调查者超过80%。然而,虽然知道但仍有过服用经历的达到近60%,特别是230岁的年轻女性,高达70%

 

  另外还需要注意不要使用含有果汁和牛奶等水以外的饮料送服药物,服用这些饮料后应该间隔一段时间再服用药物。根据药物的不同,有可能会出现,有效成分被分解、不易于吸收、或药效降低等情况。药物与饮料反应还有可能导致出现副作用。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酒精。

 

  药物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河原敏明称,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不适合用茶水送服,根据药物的各类不同,不适用饮用的饮料也会有所不同,很难完全把握。如果是水,几乎是适用于所有药物的。

 

  药物正确使用协议会根据学习指导要领,总结出了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应该知道的药物的10个基础知识。其中列举了处方药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停用或减少服用量,也不可以让他人服用等注意事项。“为了您自己,为了您的家人,请一定要记住这些注意事项”(河原委员)

 

  对于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与平常不同的情况时应向医生、药剂师咨询(10个基础知识之一),那须委员长称,这不是能够自己进行判断的,虽然也存在难以进行咨询的老年人,但还是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具有其特有的注意事项。北里大学东方医学综合研究所药剂部科长绪方千秋提出,服用的时间和服用的温度非常重要。中药的服用时间通常为饭前空腹服用。最好不要使中药与食物和现代药在胃中相遇。然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在饭后服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效果,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药性改变服用的温度。例如,治疗寒症的药物要用温水服用,而特应性皮炎和出血的状况则不可以。

 

  绪方科长称,中药给人的感觉是具有较强改善体质能力的药物,因此通常人们认为中药见效比较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用来治疗感冒的葛根汤等见效就非常快。服用时期也非常重要。葛根汤比较适用于感冒初期,中后期应服用其它的中药或小柴胡汤等。

 

  也许有人认为中药怎样服用都是安全的,既然是药物,与其它药物共用时也应注意。即使是中药,服用前也应带上《用药手册》去向医生和药剂师咨询一下,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

如孩童时期般享受每一天的6种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