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据与对方的关系改变“道歉方式”

(2014-08-13 16:07:18)
标签:

道歉

朋友

原谅

团队

分类: 思想

错误的道歉方式,会招致更多的愤怒——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吧。道歉,和谈判、劝说一样,需要高度的沟通能力。必须根据与对方的关系及当时的状况,区分使用赔偿共鸣承认违反准则等不同方式。

 

承诺上司会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的重要工作延迟完不成的时候。在团队项目中,无意间将一位同事当成了局外人,导致不满和信任危机的时候。乘坐地铁不小心将热咖啡洒在了一位陌生人的昂贵西装上的时候。此时,你只能道歉。

 根据与对方的关系改变“道歉方式”


道歉绝非易事。若能做好,可以消除双方的对立状态,治愈心灵的创伤,赢得对方的原谅,改善两者的关系。道歉方式甚至能让你避免诉讼的境地。尽管很多律师都会告诫客户,道歉相当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因此要避免道歉。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受害者接受道歉的话,就不会进行诉讼,而且要求的赔偿金额也会更少。

 

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歉很少会很顺利。例如约翰·加利亚诺(因种族歧视的言论遭迪奥辞退的首席设计师)、约翰·爱德华兹(因为情人、私生子而落马的前参议员)、托德·艾肯(因在电视采访中说出女性遭合法强奸时不会怀孕等言论而招致非议的前国会议员)、肯伊·威斯特(在MTV音乐录影带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从泰勒·斯威夫特手中抢麦,高呼碧昂丝的MV才是最棒的)——我还能列举出其他无数的人——听听这些人的道歉你就会明白。虽然道歉了,但不一定能让你摆脱僵局。

 

其原因大抵是因为被请求原谅的一方不打算轻易原谅,或者认为这一错误不可饶恕。但是,单纯因为道歉方式不对而不愿接受道歉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道歉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谈论自己,例如自己的意图、想法、心情等。而这些正是问题的所在。

 

我本来并没有这样打算。
我只是想○○……”
我没有注意到○○……”
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当你把事情搞砸的时候,遭受损害的一方想听到的不是有关你的话题。因此,道歉的时候不要谈论自己的事,要将内容集中在你要道歉的对方身上。具体来说,就是把焦点放在由于你的过错对方遭受了怎样的损失、对方有怎样的感受、为了缓和事态对方想从你这里获得什么。

 

法律及心理学专家,伊利诺伊大学的珍妮佛·罗贝诺尔特的研究显示,我们可以根据与对方的关系巧妙地稍微调整道歉的方法。

 

对方是陌生人或不熟之人的时候

被咖啡弄脏西服的人会要求补偿。所谓补偿,就是通过补救行为恢复两者的平衡。补偿也可能是有形的物质。例如,你倒车倒过头撞坏邻居家的栅栏时,需要承担修理或更换的费用,或是你不慎将恋人的手机掉入厕所时,需要买一个新的手机替代(顺便一提,我曾干过这事。)。有时,也会有重视感情,改变交际方法的补偿方式(例如:做出那么失礼的行为真的很抱歉,今后我一定会注意。

 

对方是伙伴、同事、朋友的时候

被你无意间排挤在外的同事想要得到的并不是补偿。当受害者与你的关系比较深厚时,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表达共鸣。承认自己引发的灾难,向对方表达关切(例如:我没有正确评价你付出的努力,真是很抱歉。你肯定觉得很糟糕。如果我也遇到同样的事,我一定会觉得太糟糕了。)通过表达共鸣,对方会觉得自己得到理解,并被作为伙伴受到重视,这样就能重建信赖关系。

 

给团队带来麻烦的时候

现代职场,很多工作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当你未能遵守重要截止日期的时候,因此造成的损害何止会波及到你的上司、团队成员、有时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作为一名团队成员被要求道歉时,需要的不是补偿和共鸣,而是承认自己违反了规则或标准。一般必须承认自己没有遵守所属集团、组织或社会的行为准则。(例如:我对这个团队(或组织、家庭、社区)负有责任,我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不仅让自己失望,还让信任我的人失望了。

 

倘若从这些角度出发,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如此不擅于道歉。由于我们通常都站在接受道歉的一方,因此可以区分好的道歉和坏的道歉。然而事实上,当我们处在道歉一方时,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忘记应该怎么做(不仅仅是道歉,想要获得对方的称赞、说服对方、请求对方援助、或促进动机的时候也是如此)。

 

因此,当你思考道歉的言辞时请问问自己如下的问题。我要道歉的人是谁?对方通过道歉想要获得什么?地铁上被打翻的咖啡洒到的人并不希望你体察他的心情。但是,当你忘记妻子生日的时候,她应该会希望你能感受她的心情。

 
海蒂·格兰特·哈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动机科学中心副主任。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

如孩童时期般享受每一天的6种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