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与对方的关系改变“道歉方式”

标签:
道歉朋友原谅团队 |
分类: 思想 |
错误的道歉方式,会招致更多的愤怒——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吧。道歉,和谈判、劝说一样,需要高度的沟通能力。必须根据与对方的关系及当时的状况,区分使用“赔偿”、“共鸣”、“承认违反准则”等不同方式。
承诺上司会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的重要工作延迟完不成的时候。在团队项目中,无意间将一位同事当成了局外人,导致不满和信任危机的时候。乘坐地铁不小心将热咖啡洒在了一位陌生人的昂贵西装上的时候。此时,你只能道歉。
道歉绝非易事。若能做好,可以消除双方的对立状态,治愈心灵的创伤,赢得对方的原谅,改善两者的关系。道歉方式甚至能让你避免诉讼的境地。尽管很多律师都会告诫客户,道歉相当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因此要避免道歉。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受害者接受道歉的话,就不会进行诉讼,而且要求的赔偿金额也会更少。
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歉很少会很顺利。例如约翰·加利亚诺(因种族歧视的言论遭迪奥辞退的首席设计师)、约翰·爱德华兹(因为情人、私生子而落马的前参议员)、托德·艾肯(因在电视采访中说出女性遭“合法强奸”时不会怀孕等言论而招致非议的前国会议员)、肯伊·威斯特(在MTV音乐录影带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从泰勒·斯威夫特手中抢麦,高呼“碧昂丝的MV才是最棒的)——我还能列举出其他无数的人——听听这些人的道歉你就会明白。虽然道歉了,但不一定能让你摆脱僵局。
其原因大抵是因为被请求原谅的一方不打算轻易原谅,或者认为这一错误不可饶恕。但是,单纯因为“道歉方式不对”而不愿接受道歉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道歉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谈论自己,例如自己的意图、想法、心情等。而这些正是问题的所在。
“我本来并没有这样打算。”
“我只是想○○……”
“我没有注意到○○……”
“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当你把事情搞砸的时候,遭受损害的一方想听到的不是有关你的话题。因此,道歉的时候不要谈论自己的事,要将内容集中在你要道歉的对方身上。具体来说,就是把焦点放在由于你的过错对方遭受了怎样的损失、对方有怎样的感受、为了缓和事态对方想从你这里获得什么。
法律及心理学专家,伊利诺伊大学的珍妮佛·罗贝诺尔特的研究显示,我们可以根据与对方的关系巧妙地稍微调整道歉的方法。
●对方是陌生人或不熟之人的时候
被咖啡弄脏西服的人会要求补偿。所谓补偿,就是通过补救行为恢复两者的平衡。补偿也可能是有形的物质。例如,你倒车倒过头撞坏邻居家的栅栏时,需要承担修理或更换的费用,或是你不慎将恋人的手机掉入厕所时,需要买一个新的手机替代(顺便一提,我曾干过这事。)。有时,也会有重视感情,改变交际方法的补偿方式(例如:“做出那么失礼的行为真的很抱歉,今后我一定会注意。”)
●对方是伙伴、同事、朋友的时候
被你无意间排挤在外的同事想要得到的并不是补偿。当受害者与你的关系比较深厚时,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表达共鸣。承认自己引发的灾难,向对方表达关切(例如:“我没有正确评价你付出的努力,真是很抱歉。你肯定觉得很糟糕。如果我也遇到同样的事,我一定会觉得太糟糕了。”)通过表达共鸣,对方会觉得自己得到理解,并被作为伙伴受到重视,这样就能重建信赖关系。
●给团队带来麻烦的时候
现代职场,很多工作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当你未能遵守重要截止日期的时候,因此造成的损害何止会波及到你的上司、团队成员、有时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作为一名团队成员被要求道歉时,需要的不是补偿和共鸣,而是承认自己违反了规则或标准。一般必须承认自己没有遵守所属集团、组织或社会的行为准则。(例如:“我对这个团队(或组织、家庭、社区)负有责任,我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不仅让自己失望,还让信任我的人失望了。”)
倘若从这些角度出发,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如此不擅于道歉。由于我们通常都站在接受道歉的一方,因此可以区分好的道歉和坏的道歉。然而事实上,当我们处在道歉一方时,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忘记应该怎么做(不仅仅是道歉,想要获得对方的称赞、说服对方、请求对方援助、或促进动机的时候也是如此)。
因此,当你思考道歉的言辞时请问问自己如下的问题。“我要道歉的人是谁?对方通过道歉想要获得什么?”地铁上被打翻的咖啡洒到的人并不希望你“体察他的心情”。但是,当你忘记妻子生日的时候,她应该会希望你能感受她的心情。
海蒂·格兰特·哈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动机科学中心副主任。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