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阻碍成长的三种思维方式

标签:
成长思维减分思维努力思考 |
分类: 思想 |
有人苦恼于工作或学习无法取得成绩,而有些人可以同时做成各种事情,如既可以在工作上取得成就,同时又能获取有难度的资格证书等。
虽说其中有处事精明与处事笨拙之分,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仅于此。
据《合格的思维》(宇都出雅巳/著、subarusya-linkage/出版)一书称,定下的目标均能实现的人与无法实现的人之间的决定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若有人习惯于按照如下方式思考问题,那就需要警惕了。

■“减分思维”阻碍成长
应该有许多人听说过“减分方式和加分方式”的说法。朝目标前进时,对现状是以“减分思维”进行判断,抑或是以“加分思维”进行判断,将完全改变成长的速度。
这种情况下的所谓“减分思维”,是指将现状和目标进行对比之后,认为“我才只做了这么点儿事”。而“加分思维”则是认为“我掌握了这部分”,因此,能有效实现目标的,绝对是后者。
换言之,减分思维是一种聚焦于尚未完成的部分,而忽视“已知部分”和“能做的部分”的思考方式。如此便会在本可不必消沉之时为之消沉,或为之烦恼,便容易放弃为朝目标前进而努力。
思考的不是“填补未知部分”,而是“增加已知部分”的人会取得快速的成长。
■使问题点模糊不清的“常规思维”
“根本不行”、“完全不懂”——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目标的人的口头禅。
这两句口头禅都不仅是上述的“减分思维”,同时也是“常规思维”。
所谓“常规思维”,就是将各种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进行思考。例如,即便有人“数学根本不行”,他应该也不是真的数学就一窍不通。
尽管有懂的部分、有会做的事情,但若概括性地认为“数学不行”,那么“懂什么,不懂什么”就会变得含糊不清。这样一来,便无从得知今后该如何学下去才好。
■仅依靠“努力”和“干劲”无法目标达成
“努力”和“干劲”都很重要。问题在于试图仅通过“努力”和“干劲”实现目标这一想法。
目标越大,实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越长。仅依靠“努力”和“干劲”是很难度过这漫长时光的。
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那就是——意志力无法持久。能实现目标的人明白这一点,并制定了一种“计划”,这种计划就是即便在没有干劲的日子里也能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或坐在书桌前工作学习,或思考事情。
这种“计划”是什么则因人而异、因目标而异,但好像还是放弃依赖于“努力”和“干劲”的方式为好。
应试学习、资格考试也好,工作事务也罢,能出成果的人自有其出成果的“思维方式”。
一旦事情进展不顺,人们往往便会苦恼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