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都在生活中撒过谎。这些谎言有大有小,那么你究竟在什么时候会撒谎呢?在众多谎言中,既有为提升自身实力型的谎言,也有诬陷他人型,还有自保型,更有善意的谎言等等。
被迫撒谎的心情一般都非常糟糕。但奇怪的是,在经营业和商业中,一旦和利益扯上关系,大大小小的谎言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虽然理论上只要看穿对方的心思,我们就能对对方的谎言和真心话一目了然。话虽如此,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鉴于此,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9种了解撒谎者,并让他们说出心声的方法。
1、调和步调
几乎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拒绝向自己讨厌的人说真心话。这就意味着,让对方喜欢自己非常重要。一般人都会对与自己有相似点,能产生共鸣的人产生好感。
当对方感叹“天气好冷啊”,我们就随声附和“真的好冷啊”。要是对方露出笑容,我们也报以笑容,我们就给对方一种非常契合的感觉。之后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和他说话会很投机,配合也会很默契。
能产生共鸣的地方越多,双方就越能共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对方就越容易和自己说真心话。所以,先试着和对方的步调保持一致吧。
2、请出第三者
有人会认为只要和对方“推心置腹”,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就能听到对方的真心话。确实,为了让对方说出真心话,我们必须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心声。
但撒谎者的逻辑却“更胜一筹”,他们会产生“既然自己在撒谎,对方也有可能在撒谎”的怀疑。当遇上此种情况时,试着搬出第三人:“要是某某人,他估计就会这么想”,给自己的真实想法披上一层朦胧的外衣。
虽然对方近在咫尺,但我们也可能很难对其意见提出质疑,但我们却可以请出并不存在于现场的人,反驳这个第三人的观点就会容易许多。试着在对话中请出第三者吧。
3、抛回疑问
撒谎时,有的人一紧张,就会乱说话,而有的人则会反复提问。这是一种欲隐藏自己内心的心理而导致的现象。这时,我们就可以试着用疑问来回答疑问。
当被对方询问:“贵公司正在开发何种年龄层的员工?”时,我们可以反问:“说到这个问题,请问贵公司正在考虑何种年龄层的员工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对方,迫使其转换说话方式,或许还可以让对方因此而袒露心声。
4、表示赞同后提问
为了让对方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常常会在谈话中表示:“刚才说的,真有意思”、“嗯,确实如此”、“就是这样啦”。但此言语除了让对方拥有好心情之外,可能到最后却也无法探听到对方的真心话。
此时,我们就可以首先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同,之后提出另一个疑问来套出对方的本意。比如“用别的话来说,也就是这个意思咯?”在绝不否定对方的基础上,同意其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就能使对方逐渐把真心话流露于谈话之中。
5、让对方大吃一惊也很重要
我们首先要对对方表示出有兴趣,同时关心对方,如用“这真的很有趣”来回应对方的话。之后表示赞同对方的观点:“原来如此,确实是这样啊”,来促进对话的深入发展。当对方神情愉悦时,我们可以适时反问一句:“咦?应该是那样才对呀?”让对方大吃一惊。
用这种一起一伏的节奏来和对方进行交谈,让对方大吃一惊,对方可能会因“刺激”而不小心说漏嘴。
6、不要逼对方
做好大量准备,并致力于“让对方承认自己说谎,并让他产生说真话的欲望”,这样会事半功倍。美国的辩诉交易等制度中就提倡:“如果说出实情,就不必进监狱。从方便高效性考虑,您尽可不必担心,把想说的话说出来。”通过这种方法,或许能降低对方的警惕性,减轻对方的防御机制。
7、利用倒置法
谁都会有“不小心说漏嘴”的经历。有时候当谈话尽兴时,一些本不打算出口的话语也会脱口而出。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听到对方的真心话,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首先必须在谈话时让对方拥有愉悦的心情。
虽然在对方说漏嘴之前,我们必须成为一名良好的倾听者,但如果在谈话中从头到尾仅仅只是作为一名倾听者,到最后很可能听不到对方的真心话。这时候,就有必要使用一种名为“倒置法”的技巧。
此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结论放在最前面。比如当我们想要询问“然后怎么样了?”时,把“然后”放在最后面:“怎么样了,然后?”;再者把“那件事,我明白了”转换为“明白了,那件事”;把“听到这个消息真的让我大吃一惊”转换为“真让我大吃一惊啊,听到那个消息后”等等。
对方一旦觉得和我们谈话很投机,心情就会随之转好,继而产生强烈的取悦我们的欲望,从而反过来取悦我们,说漏嘴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建议在谈话中可以试着使用“倒置法”。
8、比喻
由于撒谎者对我们没有多少兴趣,我们就可以试着用别人来代替自己,用“比如”“如果”等假定性语句,让对话进行得更加顺利。比如我们可以巧妙地“虚实结合”,用“我是说打个比方”的方式来掩饰自己。
试着在谈话中用假设的语句来掩饰自己,套出对方具体想讲的内容。如果对方也使用此种方法,我们也还是很有可能在谈话中深入话题本质,打探出对方藏在心底的秘密。
9、选择柔软的椅子
如果一个人惯于守护自己,戒备心很强,那么他就会不知不觉地走上说谎的道路。但只要把他置身于一个能放松紧张心情的地方,其戒备心就会减弱。也就是说他不会考虑过多不必要的事情,反而和我们倾心吐意。
让对方坐在柔软的椅子上,有利于从对方口中得到实情。所以试着在谈话中抛弃“硬座”,给对方提供一把柔软的椅子吧。
说了这么多,各位感觉有帮助吗?虽说“谎言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我们却不提倡过度撒谎。虽然我们在平时离开谎言就很难生活下去,但还是建议尽量远离谎言,做一个正直的人。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