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跳槽易陷入的3个陷阱 无论工作轮岗还是跳槽 明星员工才真正危险

标签:
跳槽精英职位企业杂谈 |
分类: 职场 |
无论工作轮岗还是跳槽 明星员工才真正危险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是不是精英?我想《东洋经济在线》的读者大多都是。有考虑跳槽的人吗?有也好,没有也好,还请品评鄙人拙作。
其实,只有精英层容易跳槽成功(包括工作轮岗)。“跳槽失败”里面都存在一个共通的判断模型。森本千贺子先生协助1万人次以上的经理跳槽,此次与他一起在三个关键词的基础上,就“成功跳槽”“失败跳槽”的决定做一下考虑。
森本先生可称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曾出席过NHK《professional》的节目。尽管有考虑跳槽的人,但是也有人认为“和自己没关系,我在公司很行”,希望他们可以看看这篇拙文。
明星员工才真正危险
森本先生为什么说,“正是在公司内工作积极的员工才危险”。
首先,正因为员工在公司里努力工作,在公司里的感觉才会好。不管怎么说,自己很难撒手离开这钟情的公司。另一方面,公司也不会放弃这个给公司带来利益的“明星人才”。结果显而易见,根本就是一种格局的模式,大多数人决定留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一直做下去。
但是,森本先生说,“一直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其人才的市场价值近来成暴跌趋势”。
看一个在金融界的营业领域赫赫有名的田中正树的事例(真人、假名、42岁)。他知晓上头想法,办事能力强,公司内外人际关系和谐,政治上活跃,在营业业绩持续走高的公司内是个精英。
一次,田中先生突然被事缠身。决定和其他公司合并。对田中而言,犹如晴天霹雳。把自己以前的据点交予他人接管,自己被跳动到和以前工作毫无瓜葛的规划部门。在过去,调动到规划部是升职。
但是,之前养成的风格难以改变,自尊心也受到伤害。在对待新上司和老员工上多了一点苦思,过去的榜上明星犹如成了“荣誉级的老偶像”人才。
在跳槽中连续不被采用!这是什么原因
之后,田中先生辞去了原来的公司,自己作为过去的精英,对这次“连续不被采用”大吃一惊。
原因何在。任何一家公司的工作展开都很激烈,“仅仅是A级公司的精英”是不行的。在跳槽界,没有改变工作环境的经验,缺失变化能力的人才渐渐地被疏远,这现象每年渐趋明显。尤其是在著名领域工作过的,过去是优秀员工的人,放不下半点的自尊心,难以改变过去的做事风格,最后难以适应新环境。这现象层出不穷。
森本先生很肯定的说,“30-40岁经历的环境变化决定40岁以后的升职与否”。于是要做到的是容器要大,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所说的变化不仅仅是跳槽的专利,也可以是工作轮岗。正因为有过过去辉煌的时刻,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打算,不管多大年纪,不会嫌弃职务调动、赴任、派赴等变化。
如果把“变化能力”作为第一个关键词的话,那么第二个关键词是“(跳槽时)职务选定”。你即使跳槽了,过多固执于官职的话,去了之后多半是会被孤立。
很多精英都追求“要么比前面的职位高,要么至少一样”。比如科长、办公室主任、干部等等。听起来舒服,生活水平也不错,我也知道这种心情。但是,不管哪种行业,一旦有了官衔,周围的人就会摆好“让我来瞧瞧你的本领”的姿势。很多人因自尊上受创,无人能交心,孤苦伶仃,2~3个月后被迫离职。很难选择下一个跳槽地。
赤手一搏 切忌从众而行
最终也会有这样的结局。起初跳槽时,坚决认为跳槽后的职位至少比以前好,年收入比以前高的想法。过后,因过于拘泥在官衔上的缘由,被迫离职,很难决定下次何去何从,“不管多少薪水都可以”的想法也诞生了。
真正的人才与上述例子正好相反。多数人会说,“请让我从底层开始做起”。因为他们很清楚,抛开官衔,赤手空拳从基层出发,积累经验,构筑人脉,这和成功有很大的关联。
和作者关系不错的企业发展顾问(这里指帮助接近倒闭边缘的企业)中,有这么一个强者。在就任企业复活新社长前,潜入生产车间,在生产线上检查成品。
从无到有,打好周围人际基础,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不忧不虑,能拿出结果的人才肯定会有官衔。
第三个关键词是“流行”。
“3年后80%的时髦都会过期”,这是作者一直贯彻的见解。精英层为了追一时的时髦而跳槽,大都会感叹,“不应该这样啊”。
在跳槽市场中,来热门企业的求人信息很多。现在问题是如何找到正真热门的企业。
热门企业一有求人信息,很有精英层多会毅然跳槽,薪水理想是一方面,内在方面是因为可以得到周边人的赏识。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很在意,对不好的信息不屑去听。
近五年,热门、急需人才的企业现今仍然保持成长的只有一小部分。热门企业在骤增人才之后,一旦停止成长,就会成为以后的绊脚石。
当然,未来无人知晓,知晓后跳槽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关键是能否去从多个角度去看企业和公司。找工作要放远光,着眼未来,不要仅限在现在。明确自己求职的要素,比如,职务、经验、技能、报酬、工作地、今后的展望等。在职场中,最好的时期是40岁以后。能否有预测判断能力可以决定你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用积累起来的经验去发挥其价值的时代一去不在。走出公司,在改变的环境中还可以以那些积累起来的经验而骄傲自豪吗。不是模仿那么简单的事。
读到这里,有人认为只是写了些何时何地发挥出价值等理所当然的事。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按照现在的路就这样前进。如果内心有所触动的话,恐怕正渐渐远离真实的自己。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开始做起。拙文若可给你在新的季节里给做新的决定一点参考的话,甚是荣幸。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