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信,能改变人际关系!

标签:
幸福自信权力勇气痛苦杂谈 |
分类: 思想 |
因不擅长而回避的倾向会让你远离幸福!?
大家好,我是婚恋顾问斋藤芳乃。
虽然想要拥有自信,但是样样不行的自己引人注目,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很难拥有自信……结果,便让恋爱与幸运远离自己,这样的女性想必为数不少吧。
那么,拥有自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做些什么呢?而没有自信的人是因为不擅长何事,才让幸福敬而远之的呢?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拥有自信,改善人际关系的四个要点。
■把握自己失败时的能力与行为模式
拥有自信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行为模式。
这里所说的“把握”指的是,能够掌握“自己平日里什么范内的事情可付诸于行动,遇到麻烦时能够采取怎样的行动”等可容许的范围。
例如,在某项工作中遇到麻烦时会变得恐慌。即便是拥有自信的人也无法让这样的情况“不要出现”。
但是,拥有自信的人,早已知道自己可能会陷入这样的状况,因此平时就会了解掌握救助自己的方法。诸如,“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向这个人求助”、“感到恐慌时,可以向冷静的○○寻求建议”。
也就是说,自我本身已经充分认识并接受了“自己并不完美”这一前提。
因此,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不会持续过度责怪自己,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度丧失自信。
但是,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事实,认为自己必须是完美的,那么无法完成某事、或遭遇失败时,自己会因这些事本身而受到打击、或变得恐慌,而无法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更加勉强自己而失去自信,而令自己备受煎熬。
人生在世,必定会有做不到的事,也必定会有痛苦。
从一开始,就这样宽恕“自己做不到的事”,宽容“并不完美的自己”,同时创造自己的人生吧。
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准备好逃生路线,那么你就会对自己好,并能拥有自信,活出自己的人生。
■不要害怕与他人不同
与他人意见相左,想法不同,自己成了少数派……这种时候,越是没有自信的人,越容易在无意中感到不能与他人不同那样的疏离感,结果往往会选择“附和对方”。
但是,违背自己的想法附和对方,就会产生“最终我还是忽视了自己的意见”这种后悔之情,进而丧失自信。
这种时候,就算发觉与他人不同而感到害怕,也要沉着冷静,想着“即使意见不同,我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没关系”,让自己安心。
“与他人不同”这一事实,只是与“我被疏远了”这种感觉有联系,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相关。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处事的标准也不同,爱好也各有所异。因此,不同是理所当然的,就算存在差异,也要让自己学会基于这种差异“相互理解”的新方法。
通过这种安心感,能够培养与人交往的自信。
■不要压抑感情,在自己的心中感受
没有自信的时候,当难以控制的消极情绪不断涌出的时候,往往会因“感到消极”而后悔,或想着“不能出现这种情绪”而惩罚自己。
于是,会因此而越来越自责,不断积累挫折感,最终甚至陷入抑郁的状态。
由于没有自信的人中很多都是严肃认真的人,因此自控能力过强,经常会做出很多让自己痛苦之事。
这里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感受之心。”
遭遇残忍之事会感到痛苦,被人说了讨厌的事会感到伤心……因此,最好也能理所当然地原谅“受伤的自己”。
而且,宽容感到痛苦的心灵,同时不能想着“都是我的错”,要形成“拯救受伤的自己”这样的视角。
其实也许自己想要摆脱这种痛苦的关系。
也许有另一个自己希望更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像这样更加贴近自我本身的感觉,就能在与人对等的基础上培养出相应的自尊心。
■拥有放弃做出牺牲的勇气
遭受不公待遇,被对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身为人的价值与意见得不到尊重,被单方面行使权力。世上没有比这更艰辛、痛苦的事情了。
但有时候,与“人的存在与价值”相比,有权之人会更优先考虑如何创造出利益。于是,我认为因此而心灵受创的人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下,绝对没有必要自责。
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定会有一个原谅你,告诉你“谁都会有失败”,懂得珍惜你的人在身边吧。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越是手握大权的人,越是多汇做出“对方如何无所谓,只要自己有利”那样舍小取大的行为。这种时候,越是温柔的人,有时越会对自己无能为力之事感到懊悔,也会责怪自己。
这种时候,不要为实际情况感到担心,试着重新选择“我不要在这里牺牲自己”。
不要想着都是自己的错,勉强地压抑自己,附和对方而做出牺牲,试着将自己转移到更能发挥自己的环境中,重新选择从一开始就能相互尊重的人们。
如果经常处在被指使的位置,站在“由对方单方面决定的立场”上而战战兢兢,你就会失去受人尊重的人生。
相反,你拥有的不仅仅是“被选择”,同时还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要明白,单方面的决定,能让你从一开始就与对方形成上下级关系,因此,试着抓住珍惜自我存在的机会吧。
* * * * *
通过思维的转变,能够不损伤自信并逐渐培养自信,让你拥有一直以来未曾拥有的恋爱与人际关系。
从自我做起,在不断改变的同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