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变得幸福的3个花钱方式

标签:
金钱花钱幸福投资奖励杂谈 |
分类: 生活 |
NHK的E-TELE播放的“幸福学
丹教授指出“即使有一定程度的金钱,也不能幸福”。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调查,越赚钱越感到快乐的群体,其年收入约75000美元。看完这个节目,发现幸福的秘诀其实不是“赚多少”,而是“怎么花钱”。
据丹教授说,让人感到幸福的花钱方式有3个,分别是“买经验”、“奖励化”以及“向他人投资”。在本刊的连载中曾有一期名为《能让人赚更多钱的‘四分法’》一文当中也曾强调过“储蓄”“消费”“投资”“布施”的重要性。“投资”是向自己投资,也就是上述的“买经验”,“消费”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奖励”,而“布施”不就是“向他人投资”吗?接下来我想以我的这种想法来介绍一下能让人幸福的3个花钱方式。
1.
节目上提到,比起购买物质性的东西,花钱买经验更能让人幸福。确实,平时买东西的时候,“我不需要这件衣服,但还是把钱浪费了”这样后悔的消费很常见。但是,去旅行或者做义工那样的经历就能换来无法替代的回忆。要变得幸福,同样是1万日元,比起花费在物质上,往“经验”方面投资也许会更好。
2.
本刊《要减少那些舒缓压力的冲动消费》一文当中曾提到,人们长期让自己内心处于舒适状态,幸福感就会减弱。每个月去1到2次美容院或者外出吃顿饭,就会有一种搞活动的感觉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每天都这样的话自然会厌烦。实际上,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不能自己在家做饭而长期在外面吃,导致对在外面吃饭感到厌倦。这花了钱也觉得浪费。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奖励化”地花钱会起到一定作用。不管是为了节约好,还是为了幸福也好,隔段时间再去美容或者外出吃饭作为对自己的奖励,这样会比较快乐。
3.
每个人都会本能的为他人尽一分力。新年的时候给亲戚年幼的孩子压岁钱的一瞬间会感到喜悦吧。在节目中曾有这样一幕,孩子跟别人分享糖果时的一瞬间,表情变得温柔起来。年幼的孩子确实能在自己跟别人分享糖果或者自己很重要的玩具时表现出感激。就如本刊《T POINT也能捐赠到家乡的纳税当中》一文所介绍的那样,赠予或布施最大的受惠者其实就是自己。“如果我中彩票了我会拿一部分来建立福利机构”,“拿到糖果了就分给大家”,只有这样怀有布施的心,心才不会被金钱蒙蔽。
觉得怎么样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变得幸福,实际上即使收入没有提升,只要改变花钱的方法,现在马上也能变得幸福。新年,借着这机会试着改变一下花钱的方法吧。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