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云量减少会加剧全球变暖?

标签: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居住云杂谈 |
分类: 自然 |
据气候学的最新研究称,数个气候模型所预测的海上云量的减少将导致本世纪内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以上。这一上升幅度,与以往的全球变暖估算值相比也属较高水平。
该研究的主要领导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史蒂芬·舍伍德(Steven Sherwood)表示:“这种程度的升温,将使很多热带地区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也会导致大多数中低纬度的森林转变为其他形态。”
舍伍德称,这些变化“将在地质学上极短的时间周期——比1棵树的生命周期还短的时间内,使地球气候回到恐龙时代,甚至比恐龙时代更恶劣。”
在大气科学领域,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一个问题,即如果温室气体倍增,大气温度将上升多少。这种“气候敏感性”的估算,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气候问题,研究人员对本世纪内气温上升的估算值从较低的1.5摄氏度左右到较高的4.5摄氏度以上都有,幅度很大。
估算值上下浮动,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却始终稳步上升,与20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平均值相比约增加了40%。其主要原因在于矿石燃料的燃烧。
舍伍德率领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此次的分析中指出,通过提高云量相关物理学的精度,可缩小气候敏感度估算值的幅度。
◆全球变暖导致云量减少
研究中提到的海上的云能在低空反射太阳光,因此具有降低地球温度的作用。研究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本世纪内会有更多的高温、湿度低的空气与海上的云夹杂混合,因此云量减少,其冷却效果也越来越低下。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气候科学家迈克尔·曼恩(Michael Mann)表示:“这是一项雅致且重要的研究。”
曼恩称,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2013年的报告中放宽了气候敏感性估算值的范围,并将至2100年估算温度上升幅度的下限值降低至低于此前的值。
鉴于过去的气候模型,曼恩表示,“我认为IPCC的判断是错的。”因为舍伍德等人的研究“对其原因进行了严密且物理性的说明。”
◆为气候敏感性的争论画上句号?
“这项研究结果能否终结长久以来关于气候敏感性的争论呢?”面对这些关于此次研究的相关评论,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盐竈秀夫和小仓知夫如此说道。
“很遗憾,无法终结。舍伍德等人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原因之一在于,即使提高海上云量的预测精度,也只能解释气候敏感性估算值的约一半的变动幅度。而有关海冰和大陆云的冷却效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曼恩表示,此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气候变化科学的“不确定性”对人类而言是否弊多于利的担忧。“在推测气候变化的相关风险时,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此次的研究,被刊登在1月1日的《自然》杂志在线版上。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