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年收入”的关系令人意外

标签:
睡眠收入工作生物钟交感神经杂谈 |
分类: 健康 |
然而,请稍微等一下,病变之前的“病初”反而是身体SOS的信号。连载上关于不容忽视的“病初”,医疗记者安达纯子进行了解说。
夜里睡不着
12月下旬到年初,圣诞节、除夕等玩到深夜的节日增加了。一直兴奋到黎明的话,早起当然变得困难了,也有一觉睡到天大亮的人吧。于是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第二天,为了上班要早起,当然很困很痛苦。夜里就稍微早点躺床上了,但是眼睛清醒睡不着。不久就变成了夜里睡不着和早上的起床痛。
自律神经研究第一人,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附属顺天堂医院的小林弘幸教授对此进行了说明。
“岁末年初,因为生活规律被打乱,体内生物钟不再起作用。早起时,交感神经处于优势活动期,午后优势转向副交感神经,到了晚上变得困倦,人类恪守着这个昼夜规律。生物钟基因运作变差,打乱昼夜规律,不仅会影响自律神经运作,而且也会扭转荷尔蒙的昼夜平衡。就是所谓的时差。在岁末年初时就应该考虑如何防止这些了。”
生物钟基因的运作变差,夜里交感神经处于优势期,眼睛明亮持续兴奋状态。据小林教授说,“一旦交感神经处于优势,这种状况就会持续近2个小时”,利于睡觉的副交感神经很难变为优势期。但是,兴奋到深夜以后,黎明时分终于困了,这种规律被身体记住,于是就造成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的结果。
对新年的工作也会有影响
岁末年初的时差延长,也会给新年的工作带来障碍。有识之士参加的组织“安睡论坛”,于2013年10月,对处于壮年期20~40岁的男性,关于去年个人年收入进行调查。结论,壮年期20~40岁的男性关于去年的个人年收入,睡眠满意的回答层,比不满意的回答层,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的人要多出2.5倍。岁末年初生物钟紊乱,有睡眠障碍,可能对年收入也造成影响。
“不仅岁末年初,周末在家赖床睡觉,平日工作模式的规律也会崩溃。自律神经对维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非常重要。以为休息日持续副交感神经优势状态,假期结束再切换回工作模式,对已打乱的生物钟来说却不会那么顺利。此外,假期结束,工作和课题蜂拥而至。压力会打乱生物钟,冬季冷空气也会给生物钟带来不好的影响。”(小林教授)
因休息变得懒散的状态,不久又持续工作模式的平日规律,看似回到原来,其中,伴随工作效率低下、失眠、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症状的人貌似也存在。
“持续3周身体处于奇怪状态的话,不仅是睡眠障碍、也会有潜在美尼尔氏综合症、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病症。请到医疗机构接受检查。寒冷期改变生物钟状态,易引起血管系列的疾病,有必要注意一下”(小林教授)
早上8点前起床
希望享受岁末年初的休息日,又希望不会扰乱生物钟的运作。那么,怎么预防好呢?
“早起的时间是重点。新年后首次参拜回家已经深夜了,即使假设是凌晨3点或4点睡觉,也请在早晨8点之前起床。熬夜的话也要这个时间点起床。午睡睡1个半小时左右很不错,如果可以的话请避开像深夜一样熟睡。那天晚上早点睡觉,早上应该就能非常清醒了。修正生物钟,维护生物钟基因的运作很重要。”(小林教授)
还有一个有助于生物钟运作的是,一日三餐的生活规律。早上8点前起床的话,好好的吃早餐,午餐和晚餐也照常吃是要领。拜年时,在自家或亲戚家请吃节日料理时,持续不断的长时间吃饭,也会成为扰乱生物钟基因的诱因。调整早饭、午饭、晚饭的规律是很必要的。
“采取一日三餐的生活,肠道运作良好,推动副交感神经的运作。男性30岁、女性40岁,容易产生副交感神经运作变差、睡眠质量不好等睡眠障碍。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很重要。调整规律,自然而然自律神经也平衡,不仅能轻松度过休息日,也可能会提高假期结束后的工作效率。希望大家度过不打乱生物钟基因的岁末年初。”小林教授建议。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