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己的视角进行判断

标签:
自己的视角别人的眼光感激谦逊杂谈 |
分类: 思想 |
如果总是一味地在意别人,那将度过只吃亏的人生。然而,如果优先考虑自己又害怕会被人指责为“以自我为中心”。
无法喜欢上自己的人是否都纠结于这个问题而烦恼不已呢?
所谓“爱自己”,“珍惜自己”究竟是指什么呢?
缺乏自信的人都认定“自己总是给别人惹麻烦”“自己是个无论做什么都不行的人”。
虽然自己也拼命努力想要消除那种想法,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反而更加失去自信,认为“都这么努力了还是不行的自己没有任何价值”。
努力而变得精疲力竭,越来越讨厌那样的自己,陷入这样的循环之中。
认为“自己总是给别人惹麻烦”这个想法本身并非坏事,重要的是这个“惹麻烦”是从别人的视角来看,还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不麻烦别人而生活下去,即使没有刻意也会互相麻烦对方。“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自己才能活下去”,这种谦虚的态度非常重要。
“爱自己”与“以自我为中心”的区别在于是想着“努力去回报别人的恩德,哪怕一点点也好”,还是怀有偏见地认为“反正每个人都厌恶自己”。
如果真心觉得“自己总是给别人惹麻烦”,那么只要向别人表现出自己的这种歉意与感激之情便好。
如果真的有“自己浑身都是缺点”的这种谦虚的心态,那就应该能积极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并豁然地接受别人的缺点与愚笨。即使无法实际帮助到别人,但发自内心的关心能够传递给对方。
没有人会瞧不起总是保持谦逊,并会表达感激之情的人。
对自己抱有批判性并非坏事。
陷入“我是没用的人”“别人肯定看不起这样的我”“因为被人看不起所以没有自信”这种消极的恶性循环却并非好事。
批判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是提高自己所需要的。
而能否有效利用这点是能否爱自己的分岔口。
有的人会不断逼迫自己、责难自己“必须变得强大,必须拥有自信”。但请试着思考“为什么必须要这样”的理由。
归根究底,其实就是因为不甘心被别人小看,不是吗?
这并非能否做到的问题,而问题在于将自己的价值最终交由别人来判断。
在意别人的眼光非常重要,无视同别人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建立自信的。反馈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应该进行自我改善的地方就应该进行改善。
但是,最终必须由自己做出判断。
即使别人说“必须这样做”,如果觉得这并不会对自己有帮助,那也就没有必要去做。只是,如此就必须放弃获得此人的认可的想法。
由自己自身来选择哪种做法更好。
反之,无论自己觉得有多好而去做的事,那也只不过是“只是自己觉得好罢了”。
不能认为“我做了这么好的事,别人就应该认可我”。
别人认不认可由别人来决定。
无论何事,会定然比不会好,但会做也只是自己会更轻松、得到好处,仅此而已。
不得利并非罪恶,也并非其他什么。
即使不会做,只要认可拥有上进心的自己,想着“虽然现在做不到,但会慢慢地努力做到”,如此便好。正因为做不到,所以试着去努力,如果做到了那就赚了,即使没做到那也只是原本就做不到而已。只会进步,不会倒退,所以想得轻松点就好。
必须要从某个环节切断恶性循环。
并不是“明明努力了却没得到认可”,而是“为了得到认可而努力了”。
最终的着落点必须是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意志。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