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对话的契机

标签:
喜欢对话话题兴趣杂谈 |
分类: 思想 |
——好不容易有个喜欢的人,却无法很好地向对方传达心意。
——明明想交朋友,却不擅于主动和别人搭话。
这一类的人,或许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或许是“不想说些奇怪的话,怕丢人”,因此才踌躇不决的吧!
如果想着“必须说些什么”,就会觉得自己如同被对方试探一样,就会害怕失败。容易给人留下强势硬要拼命地推销自己的这种强加于人的印象。并不需要像专业的演员一样流利地说,沉浸于热烈的谈话中。会话的目的,虽然也有要传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心情这一因素,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听”!
所谓“听”,有两层意思,一是“听对方的话”,一是“询问关于对方的事”。不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人,别人也不会听他说话。在焦虑于“必须要说些什么”之前,还是试着先认真地听别人说话吧!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关心自己。展现出“我在认真听你说话哟”的这种态度,能够成为同对方融洽相处的大契机。
如果对方什么都没和自己说,这种时候只要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创造话题就好。如果连该问什么好都不知道的话,这其实就与“自己对对方没有兴趣”一样。想要知道很多关于喜欢的人的事,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是工作上的同事就谈工作的事,如果是学校的朋友就谈学校的活动,可以问的事想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突然就询问家人、出身这种问题这不是很好,谈话还是要从兴趣、周末的过法等轻松的话题切入为好。通常,被询问的那方也会觉得“如果对方问了关于自己的事,那出于礼貌也要反过去询问对方的事”吧!于是,谈话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另外,询问近况也是会话的基本。如果对方之间感冒了,可以关心道“感冒好了吗?”。如果之前对方提过要去音乐会,那可以询问其感想,“最近的音乐会怎样”。展示出“我可清楚地记得你说过的事哟”这种态度,能够充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好意。不必想着“该如何传达自己的好意为好”。
即使不被讨厌,但对自己没什么兴趣,这也是时有的事。只是,如果因此就觉得自己的好意浪费了,那自己的好意也不是真的,只不过是单方面“想要恋人,想要朋友”的这种强迫意志罢了。
不知为何经常被他人躲避的人,说不定问题就在于这种强加于人的感觉。自己先喜欢上对方,却想着“如果你不先接受我,那我也不会接受你”,这是非常奇怪的逻辑。
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从他人那得到了什么”,而在于“给予了他人什么”。
想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自己先表示出好意,如果这个做到了哪可以说是成功了9成了。害怕说了奇怪的话会被人瞧不起,换句话说,这是在怀疑对方的人格。
不考虑对方的情况,一味强加自己的心情于人,但只要不是怀着恶意在指责对方,假设即使是说了奇怪的话,也不会被人瞧不起。如果这一方本来没有恶意,只是因为“奇怪”这个理由就被讨厌了,那对方也不过就只是那种程度上的人了。
如果过于害怕被讨厌,这就如同认定了对方是内心狭隘的人一样。即,就是不喜欢。人是不会努力让不喜欢的人喜欢自己的。“喜欢”这个词,是在充分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人格的基础上使用的。
如果想着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知道什么,而是为了解对方的话,那就会轻松很多。不是在能够推销多少自己,而是在能够了解多少对方中发现快乐,这才是对喜欢的人原有的姿态。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