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人类iPS细胞制造3D肝脏

(2013-07-10 15:08:49)
标签:

3d肝脏

干细胞

实验

蛋白质

移植

杂谈

分类: 科学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教授谷口英树及助教武部贵则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成功制出能在老鼠体内发挥正常功能的、直径约为5毫米、且具有立体结构的“迷你肝脏”。这一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网络版,3日)上。这一研究成果对替代器官移植的新疗法及新药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该小组先从人体iPS细胞制出距离肝细胞仅一步之遥的“祖细胞”,然后与形成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起到连接各细胞作用的“间叶细胞”混合培养。经过48小时,这三种细胞聚集形成球状结构,最终完成具有立体组织结构的肝脏原基(肝芽、Liver Bud)。

 

将这种肝脏原基移植到有免疫缺陷的实验鼠体内,通过48小时的初期阶段,形成了血管网并观察到了血液的流动,除此之外,还确认了其具有合成蛋白质和代谢药物等与人类肝脏相同的功能。进而将其移植到因药物导致肝功能不全的具有免疫缺陷的实验鼠体内后发现,30天后的存活率为90%,与未经治疗的实验鼠相比存活率(30%)得到明显的改善,被移植的肝细胞也发挥了其原本拥有的功能。

 

此次研发的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肝脏,还可应用于肾脏及胰脏等其它器官的移植治疗上,对以器官功能不全为对象的“器官原基移植疗法”(Organ bud transplantation therapy)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iPS细胞制出的人类肝细胞可应用于药学研究中的代谢稳定性试验、酶诱导、肝毒性的研究等,还可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

 

此次的研究成果,由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成果开展事业战略性创新推进项目(S革新)研究课题“构筑由iPS细胞制作的人类肝脏干细胞库开发pharmaco-cellomics基础技术”项目、文部科学省:科研费“新学术领域研究‘生物汇编’”和科研费“青年研究(A)”、横滨市立大学尖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项目”等协助完成。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
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5258.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