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房无车的自白

(2013-06-20 22:40:16)

中国人总是对房子和车子(尤其是房子)有着特殊的执着,而日本人对买房买车却有着独特的视点,无房无车反而能放下包袱,潇洒地生活。

无房无车的自白
我不曾有车。二十世纪60年代我在美国住了6年多,那时美国已不同于日本,完全进入了汽车时代,没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当时我在某日资企业的海外子公司上班,上司和同事全都有车。

来自日本的新员工首先都得学英语,并同时掌握驾驶技术。英语课我是去上了,但不管上司怎么苦口婆心地相劝,我总顶住压力不学车。

我总认为在穿梭不停的车流中驾驶,自己铁定会撞上其他车辆。当时我还是个酒鬼,倘若一不小心酒后驾驶,定会引发交通事故,这样的不安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此外,如果是贷款买车,每月自然要还债,保险费也不乐观,还得确保停车场。另外,当时停放在路面上的车辆很多,我可没法每次耐着性子寻找停车空地。

就这么粗算一下,我发现养车的经济负担还是蛮重的。每当在要车还是要大吃大喝间纠结时,我总是会选择后者。除了花销,驾驶给肉体和精神都带来的负担也不容小觑。我一直觉得驾驶还是交给专门的驾驶人员比较好,这种观念时至今日仍未改变。

只是这么一来,自己就老是蹭朋友开的车。这样就把麻烦留给了别人自己独乐乐,想到自己的自私内心就羞愧不已。

要是住乡下,车差不多就是必需品了。在公交设施不完善的地方要出去一趟,除了步行还是步行。此时,若想出远门极不方便。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住在市中心。在能轻松走到的范围内,差不多所有的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搭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则有更多的选择。因而,对我来说,完全没有买车的必要。

放下包袱,潇洒生活

我的住所也并非自己的房子。我一直都是租房,到目前为止交付的房租总和也是一笔相当庞大的金额。于是有人说一开始就买房更合算。可是,考虑到没有房的优点,钱的得失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年轻时要买房不得不贷款。就算当时自认为有能力还清贷款,社会形势和收入的变化无从预知,包括工作在内的生活方式将怎样变化也不清楚。

虽有这么多不确定因素依旧欠下大笔债务,还有什么比这冒的风险更大呢?买房,很明显自己就被束缚在一个地方,行动范围受限。对已独立工作的我来说,需要尽可能地自由活动。

遇到情况急着转卖房子时不一定能马上卖掉。特别是公寓,来住的人不同安全度和舒适度不一样,价格也受此左右。房子变得陈旧,因有公共部分,即使近乎废墟可能也很难处理。

我曾经看到公寓现住所有者费心思进行抗震构造、安设管线等大规模的修复工程。他们多次召开管理工会集会进行磋商,相互协调。由于各自生活方式、日程计划及经济背景不一样,集会总难以进展。不得不说这样他们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子。

租房比买房要轻松些。虽然实际上是长住,但遇到紧急情况就能按租赁合同,任何时候都可以搬出去。这样可能会多花些钱,但较之轻松生活的愉悦这又算多大的事呢?

著者 山崎 武也 『持たない贅沢』  三笠書房 2010年3月15日第8刷発行
译者:风茹松
译文来自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翰文网(www.cnposts.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