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可能吗?关注日本地震警报系统
(2013-05-09 22:02:49)
标签:
地震预测震源警报救援 |
分类: 社会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899.aspx
据广州日报报道。地震能够预测吗?上周末在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7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积极地开展救援活动的同时,不少中国人也开始讨论地震是否可能的问题。实际上不止中国,国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各国的地震研究也经历了多次沉浮波折。根据国际科学会的相关研究,包括美国、日本的顶级地震专家在内的各国权威学者历时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不可能预测,地震预报的研究是毫无希望的工作。
■日本 震感传递的十几秒前发警报
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于1989年开发了世界最早的实用性地震警报系统。在1996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构筑了高感度地震观测网络。2004年,全国地震警报系统开始试运营,2006年开始正式运营。东京大学的地震专家目黑公郎教授曾模拟过一次东海大地震,研究表示,如果地震警报实现100%普及,能使死亡人数减少80%。
但地震警报和地震预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对有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事前通知。地震警报是在地震发生后,在地震波到达地表造成损害前发出警报。日本现在致力于地震发生后的几秒内进行快速预警,并不是地震发生前的预报。
地震实体波分为破坏性较弱的P波(纵波)和破坏性较强的S波(横波)两种。前者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是5.5-7公里/秒,后者为3.2-4公里/秒,而电波的速度是30万公里/秒。日本开发出的地震警报系统正是利用电波的速度比地震波快的特点,争取在这个时间差内发出警报。
设置在地下深处的地震测量仪检测到P波后,立即把数据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分析震源、震级、地震波到达各个地方的时间和震感强度,然后把分析得出的数据传给气象厅。一旦预测到之后到达地表的横波的破坏性达到一定程度,就通过电视、广播和卫星等数据传输系统发布紧急地震警报。即使处于关机状态,电视、手机也能马上收到警报。在乡村,当地政府还会给居民分发收音机,以确保他们能及时收到避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