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换位思考,活出豁达人生
(2013-05-09 21:59:08)
标签:
换位思考工作赚钱责任埋怨情感 |
分类: 思想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896.aspx
在某公司工作的员工B,经常让他的同事A感到心烦意乱。
B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经常忘了自己的工作。
在A完成三样工作的时间里,B却只能完成一样。
结果,A只能经常为B做善后工作。
虽然A经常提醒B快点工作,但习惯于四平八稳工作的B却只是默默地点点头。这种沉默的态度让A感觉很不愉快。
但如果A催促得越紧,B就会变得更加畏畏缩缩,出现的结果就是在工作上的失误就会更多。
渐渐地,A感到实在是力不从心,对B产生了一种厌恶之情,一看到B就烦躁不安。
A是一个只看结果来评价别人的人,认为凡事都能顺利完成的自己被懦弱无能的人拉了后腿。
所以他心里经常想:“都是因为B,很多事情都办不好。”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先不论对错,这世界上越有头脑越精明的人就越能赚到钱。
如果只考虑得失,自己在能力上高人一等,便能赚到比别人更多的钱,那即是无比高兴的事情。
在这里,我要说明对不够精明的人没必要生气。因为如果反过来想,“其实我还要感谢你们这些不精明的人,因为有你们我才赚到了大钱。真的谢谢哦!”这样心里就能舒服很多。
其实A如果真的如此精明,早就可以和雇了像B那样头脑愚钝的公司说再见,然后去一家云集众多精明头脑的公司。或者自己创业,轻轻松松地就能赚到大笔钱财。但如果A真的这么想,那么他在埋怨B之前就可以如此行了。
实际上,A说自己能干,也只是他的单方面看法,在他人看来,或许A没有高人一等的地方。
把他人看低一等,和“下等人”竞争,其实自己也成了所谓的“下等人”。
所有人,无论是否尽最大限度的努力,都是在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不论能力是否有大小、智慧是否充足,至少他们都在努力。
为难比自己能力低的人,说明自己还不够成熟。
我们所有人能够共同幸福生活下去的秘诀就是,如何在能力高低的人群当中找到平衡,使他们能够和睦相处。
暂且设定这样的假设。
忽然有一天,我们和他人的身体进行了互换。互换之后,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经历对方的人生。
而且,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和哪里的某个人进行互换。
幸运点,我会成为社长;不幸点,我就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有可能我会成为一个性格开朗、擅长社交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了一个天生内向、不善言辞的人。
更糟糕的是,我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能换回来自己的身体。或者是第二天,但也有可能要经历许久,还有可能一生都换不回来。
可能我有仇人,我想向对方复仇。但是复仇之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长着一付仇人的躯体。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身边那不成器的张三,还是成为在学校经常欺负的李四……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站在了自己对手的立场上。
身陷烦恼和痛苦之人,常常会心发“为什么单单自己遇上了这样的事情”之类的怨言。
埋怨别人其实是一种对他人动怒的表现,后果是只会招致更多的愤懑。
如果想逃出这个死循环,就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理解自己。
当对他人生气时,看扁他人时,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如果我是对方,会怎么样?”
如果我是对方,如果我在和对方相同的环境下成长,如果我经历了和对方同样的人生,我肯定也会变成如同对方那样的人。
自己之所以成为现今的自己,完全是一种巧合。
打破自己和他人的隔阂,能与对方感同身受,这才是我们人类最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力。
如果能这么思考问题,即使碰到再愚钝的人,我们都能做到不仅不去为难对方,而且会设身处地地和对方一起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要是碰上一位因满嘴脏话怨言而令人厌恶的人,我们也会换一个角度,试着去明白为什么对方会有如此“悲惨”的人生,他到底遇上了什么事才会使他变成今天这样,同情心油然而生。
当然,我们难免真的会碰到懒惰、不负责任、胆小怯懦的人。
但即使有那种人,我们也不会认为他天生就是如此。
作为天生健全的我们,与其鄙视对方,还不如勇敢地背负起使他人成为幸福的人的巨大责任。
换位思考中的最大功效,就是可以消除对他人的不满,进入到豁达心境,体验平静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