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手势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2013-04-23 23:07:18)
标签:
手势成绩心理学教育研究杂谈 |
分类: 社会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801.aspx
只要加上简单的手势,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就会提高。据说最新研究显示,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加入一些手势,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老师上课时不太会掺入手势。
领导研究小组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金伯利·芬恩(Kimberly Fenn)与爱荷华大学的苏珊·瓦格纳·库克(Susan Wagner Cook)2位心理学家。研究小组以密歇根州小学2-4年级的184名学生为对象,测试他们对4+5+7=[ ]+7这种等式的解答能力。研究人员将学生分成2个班级,分别让他们观看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视频,以此确认学生的理解程度。一种是在等式的两侧一边挥动着手,一边说明要使左右数值相同。而另一种是仅用语言来传达相同的信息。
看完视频后马上进行测试,加入手势进行说明的那组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也出现了相同的结果。
◆刺激大脑
以前的研究也显示,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原因几乎无人知晓。
据芬恩与库克介绍,手势对理解数学问题的构造特别有帮助。如果在等式的两侧用双手进行强调,学生就不会被数字迷惑,会意识到最主要的目的是左右两边数值相同。
“另一方面,如果指导者仅用语言来解说,那么学生就会专注于数字。然而,由于随着问题的变化数字也会变得完全不同,学生容易混淆。”芬恩说道。
此外,据芬恩介绍说,看到手势的学生可能记住的不仅仅是问题的概念,甚至还有指导者的动作。“因为看到他人的行动时,掌管相同动作的大脑领域会受到刺激。”
◆美国教育的不足之处
根据全美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2年发表的研究显示,美国的孩子与亚洲以及欧洲各国的孩子相比更不擅长数学和科学。
在2008年发表的研究结果中,芬恩指出美国的老师在说明相似性时比香港和日本的老师更倾向于依赖语言。“在早期教育的第一线,美国的老师本来就没有多少接受过数学的专门训练。”库克说道,“如果缺乏数学知识,又不善于概念性的说明,那么手势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吧。”
此次的研究结果被发表在3月28日出版的《Child Development》杂志网络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