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媒体角度看“远离电视”
(2013-03-31 22:20:02)
标签:
远离电视广告媒体收视率电视财经 |
分类: 商业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688.aspx
批判电视的潮流在全球蔓延开来,“远离电视”等口号也成型,但前几日我在大阪某电视台做访谈,之后就电视商业交换了意见,受益匪浅。关于电视广播产业的实际情况有很多有意义的话题,我记下了其中几条。
在进行商业广播的电台,因整体收视率的低下与收听时间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广告收入的低下,因此担心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确实从中期阶段看电视广告费的话,2012年与5年前相比降低了大约12%,即使这样,广告收入的急剧减少似乎并不是受全球“远离电视”宣传的影响。2012年电视广告费受东日本大地震的负面影响反而增长到前一年的103%,体育广告费连续3年增加。
实际上,作为广告主的企业和团体等,仍然对作为广告媒体的电视台持有很高评价。想一下,日本全国数百万到数千万的家庭在同一时间可以接收到通过影像和声音传达的印象深刻的信息(因此电视台和广告主很注重实时收看),而且对每1个消费者的支出都很少,可以说作为广告媒体的电视的作用不是其他媒体可以代替的。例如杂志广告的优势在于更容易打近有特定属性的消费者群体,这和网络广告展开了竞争。一方面,至少现状下没有可以代替电视广告的媒体。意思就是与其说对观众来说电视的作用尚在还不如说是对广告主来说,在对各大媒体投入广告费的时候,很多公司依然很重视电视。
将“负螺旋上升”(广告收入↓、制造费↓、电视节目质量↓、收听率↓……)作为当今电视陷入低迷的模式过于单纯,我认为应该更谨慎地考察一下收听时间的减少与广告拍摄量的关系。电视广告的业务量除了收视率以外还受其他要素影响,例如受经济景气等影响也很大。广为人知口头相传跟高收视率和节目质量不一样,很多情况都只是电视台和广告代理及广告主关心电视这一广告媒体的作用,因为它和观众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电视倍遭议论之时没有成为焦点,实际上在考虑现在的商业广播业务的基础上它是很重要的一点。
但是,虽说电视作为独特的广告媒体有其作用,但HUT(观看电视节目的所有家庭户的百分比)的降低趋势使电视当局不得不变的敏感起来。通过观察HUT的变化,可以发现虽然多少有些上下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就该问题电视台担心不需要电视就可以生活的人会越来越多。如果说“节目很无聊”的话,还可以采取对策改变内容,或许可以挽回听众,但对于“不看电视”的行为无法采取对策。媒体利用不仅限于电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很容易形成习惯。但如果孩提时代家里没有电视,或者父母基本不看电视等原因,收看电视没有成为日常习惯的话,那么在今后的人生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算了,没有电视也可以”的情况。收音机被认为就是陷入了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收听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节目,但现在没有收音机的家庭很多,很多人把收音机从收集信息或者娱乐用的选项中排除掉了。
另外,以前报名参加过的“当今大学对待电视的看法”中,有人曾写过将电视节目和twitter联合起来等内容,但其商业价值至今仍不明确。当然观众对于“可以知道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到很高兴,我们可以理解“有和他人一起在看节目的感觉很开心”的这种心情,但这种方式会给电视台和广告主带来怎样的利益,是否与收益相关,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如果想知道观众对于节目的反响,那和以前的给节目组寄信或发传真或在BBS上留言等方式是没有区别的(实际上,节目组对tweet的处理方法和以前流行的FAX介绍相似)。除此之外,虽然tweet数量的增减等很容易做成数据库,但一边收视率数据样本中存在问题,却又暂时当做客观指标用于商业化的话,相比之下使用者的属性有个别偏向,而且使用者评论的频率有区别,因此通过twitter得到的数据对于电视商业来说真得有那么高的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