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电器企业重组 中国不应袖手旁观

(2013-02-17 21:01:24)
标签:

日本电器企业

制造业

日立

索尼

电子

杂谈

分类: 商业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475.aspx

 

2012年2月29日,《人民网》(日语版)报道了有关日本电器产业重组的消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DRAM制造商尔必达按企业重组法的要求于2月27日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并进入重组程序。而瑞萨、富士通、松下三家日本企业于近日宣布了将合并半导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业务,并于年内开始生产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设备等产品的半导体的计划。日本电器产品制造业的一系列重组事件耐人寻味。

 

电器产品制造业一直是日本颇具代表性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曾是日本制造业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成功领域。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凭借在存储器芯片领域的优势,占领了全球市场超过50%的份额。长期以来,以芯片为代表的中间产品的出口占日本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达到约80%。近年来,由于日元升值、东日本大地震、世界经济衰退,以及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电器产品制造业的兴起,日本的电器、电子集团在竞争上的优势日渐丧失,遭到空前的巨额亏损,其市场份额不断被韩国夺走。2011年,韩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半导体市场的第二大国,美国则以拥有全球芯片市场53%的份额,进一步拉大了两国与日本的差距。这种全球竞争态势令日本的半导体企业感到焦虑不安,力图通过重组合并等改革措施,集中力量重夺市场份额。

  

日本电器产品制造业的重组改革得到了产业革新机构的强力支持。该机构成立于2009年7月底,是以支援尖端技术及专利技术实用化为目的的投资机构,最大投资能力可达90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1.24美元)。该机构虽有政府背景,但决策权完全交由民间企业。目前为止,该机构已投资了10多个项目,其中较大的项目都是促进大企业的事业重组。2011年8月,该机构曾促成索尼、东芝、日立三家公司合并中小型显示器的生产业务。

  

对日本电器产品制造业所面临的危机和重组改革,中国业界不应袖手旁观。日本大型企业的重组,可能会涉及越来越多的在华日资企业,如索尼与日立的重组,将以“对象子公司”各自拥有的世界最高水平高附加值技术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利用日本产业革新机构投入的成长资金建立新生产线,以适应高附加值市场的需求。其中的“对象子公司”就包括索尼的相关公司--索尼移动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此外,产业革新机构已进行投资的项目中,也有直接投资在华日资企业并成为其最大股东的案例。

  

应该注意的是,日本电器、电子产业在政府支持下的团结合作是以往就有的传统方式。在我国当前推进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日本产业革新机构模式或有值得借鉴之处。目前,中国的半导体产量很大,但多为低端、低附加值产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低,国产电子产品所需的高端芯片仍需进口。日本大企业的重组改革,反映出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中间品的制造。在今后的发展中,重视包括核心零部件、半导体元器件、原材料、精密机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中间产品的制造,也应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编辑/T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