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机产业“虚胖” 日系品牌衰落不等于中国的崛起
(2013-02-07 23:15:10)
标签:
电视机日系制造大国智能竞争力杂谈 |
分类: 商业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425.aspx
2013年1月23日:中国电视机产业在2012年迎来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昔日王者日本家电制造商遭受了全面打击,使韩国与中国制造商抓住了发展的契机。政府补贴政策也给中国制造商带来了商机。随着基础技术高低决定市场优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制造商的利润有所提高。人民网报道。
然而,冷静思考的话,你会发现中国电视机产业存在“虚胖”现象。如果没有坚实的“骨肉”,将给中国电视机产业的未来带来危机。
如今,新型电视机的主要功能(诸如智能功效、操作系统等)正在成为业界的卖点,但是其核心技术依然没能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中。过去,电视机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日本企业所掌控,而现在的智能功效、操作系统、面板等技术则被谷歌、安卓、三星、LG等国外厂商掌控。
2012年,TCL、创维、海信等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水平,但是从整个电视产业的利益分配来看,中国企业获得了多少利益呢?没有独立的核心技术,就没有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优势。中国企业必须从这一危机中进行思索。
归根结底,中国依然是个庞大的“制造王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尽管日系制造商的衰落,使中国制造商获得了市场份额,但是韩国制造商不仅从中获益,核心技术也在进步。
如何从“制造大国”走向“产业强国”?中国必须从零做起。技术核心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灵魂。2012年是中国制造商的奋起勃发之年,更是自我觉醒的一年。中国不能满足于永远做一个大型组装工厂,拼命地为他人充当赚钱机器。
俗话说“得民心者,能得天下”。如今的消费者希望电视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智能功效,更多的便捷操作。这也将带来电视机行业变革的必然性。今年,中国电视机产业仍将面临变革的挑战,需要在艰难中前行。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让中国电视机产业的“骨肉”坚实起来。
目前,中国电视机制造商的集中化格局已基本完成,大企业的集中有利于增强竞争力。对电视机行业而言,基础技术高低决定优势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其他功能决定优势。不过,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变数很大。但这也可能成为一个有利因素。
电视机产业的“骨”就是核心技术,“肉”则是市场营销。拥有过硬的技术和成功的市场营销,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机产业强国。因此掌握智能功效、操作系统、芯片技术等核心领域尤为重要。中国必须舍弃一直以来依附他国的陈旧做法,努力成为“创造”和“组装”工厂。
2013年年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6家液晶面板企业实施了反垄断制裁,这仅仅是完善与维护中国市场秩序的信号之一。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提供/人民网日语版/翻译/SN/编辑/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