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休闲时间3年连续下降、7成人超时工作

(2013-01-13 17:23:54)
标签:

休闲时间

工作

创新

生活方式

消费

杂谈

分类: 社会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354.aspx

 

2012年10月15日 扬子晚报报道:2011-2012年度,中国人依旧非常忙碌。人们的休闲时间连续3年下滑。

 

今年(2012年)8月底至9月初,《小康》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项名为“中国休闲小康指数”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4%的受访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回答每周的自由时间为1小时以下的占了受访者总数的41.1%。经过对该调查结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的综合汇总,其结果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71.3分,比上年提高1.9分。

 

  ○约七成受访者超时工作

  经此次调查发现,69.4%的受访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其中每周工作40~50个小时的受访者占42.4%,每周工作51~60个小时的受访者占18.5%,每周工作61~70个小时的受访者占5.5%。而能够享受到“八小时工作制”,即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的受访者仅为30.6%。

 

  当然工作时间增加,人们的休闲时间自然就会减少。说到“休闲”这个词汇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时间”。这个所谓的“时间”指的是“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即当劳动、家务事、睡眠和其他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接下来才会想到“活动”、“生活方式”、“恢复精神”和“消费”等词汇,但在繁忙的工作面前,人们即便是渴望去享受那珍贵的休闲时间,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回答每周休闲时间为10小时以下的占受访者总数的41.1%,每周休闲时间为10-19个小时的为34.9%。

 

  ○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降

  “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是通过“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和“休闲时间”等4个指标计算出来的。自2006年以来,前三项指标均呈上升态势,只有在2007年出现最高值的“休闲时间”指数,从2010年至今,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今年的“休闲时间”指数为68.3,比2006年的数值还要低。

 

  对于“休闲时间与去年相比有何变化?”这一问题,有46.8%的受访者认为“减少了”,37.7%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变化”,认为“增加了”的受访者不到20%。与此相关联的是,约三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休闲时间“与理想中的差得太多”,5.1%的受访者称自己“几乎没有休闲时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分析认为,中国人普遍感觉休闲时间过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这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用自由时间来换取收入的阶段,这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特点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所以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其次,目前中国希望通过推进创新来转变增长方式,但是从国际上,尤其是从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先例来看,通过投资、经济支援进行的创新主要带来的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模仿式的创新。但是充满新意的创新必须保证实施创新思维的人有足够的自由。必须保证人们有时间自由阅读和自由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才会产生充满新意的创新。中国现在实行的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完全靠投资和经济支援,那么在些方式下产生的只不过是模仿式的创新,而并非是充满新意的创新。(提供/人民网日语版、编辑/T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