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育婴假期对比:捷克休假3年,美国最无情
(2013-01-11 21:01:50)
标签:
产假工资福利带薪休假澳大利亚杂谈 |
分类: 社会 |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348.aspx
昨天是2013年1月4日,由于其发音与“爱你一生一世”相似,很多人选择在这天登记结婚。但为什么我却没有读出这种感觉呢?
下面的消息虽然是去年的事情,但却记录着世界各国产假育婴假期的汇总。确实还是欧洲的福利待遇比较优厚,这是美国和日本无法比拟的。
我国女性工作者的产假从90天延长至98天,那么其他国家的产假是什么情况呢?
大多数国家称产假为“育婴假期”。因为这不仅是生产时的休假,而且也包括孩子父亲的育婴假期。所以,甚至有的国家设立孩子未满8岁之前,均可以给予其父母每年数周的带薪或无薪休假。
中欧国家恐怕是在法律上规定育婴假期最长的国家了。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母亲生1个孩子,可以休3年的育婴假期,就连孩子的父亲也可能获得这个假期。
在休假中,母亲接受政府的援助,从最初2年的每月256欧元到最后每月的164欧元。澳大利亚也和这些国家差不多,母亲可以自由选择1年至3年的休假。
瑞典的育婴假期本来就很大方,有工作的父母如果生一个孩子,双方均可享受16个月的带薪休假,其费用由国家和其雇主负担。最初390天的薪水是其正常工资的77.6%,之后的90天每天固定180克朗。
挪威也不输给瑞典,夫妇可以选择(1)夫妻两人接受全额工资,享受47周休假(2)接受正常工资的80%,享受57周的休假两种方式,所有费用均由国家负担。
英国自2010年起将育婴假期从39周延长至52周,最初的6周享受正常工资的90%的待遇,接下来的33周每周最多获得125磅,最后的13周无工资。父亲的带薪育婴休假为2周。
2010年10月,欧洲议会规定,将成员国的女性带薪产假由14周延长至20周,产前的最后一个月全额支付工资,孩子的父亲也可享受2周的带薪休假。
然而大多数国家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甚至反对增加福利负担,虽然制定了法案,但因各国议会不同意而无法执行。恐怕大多数国家均只是画饼充饥吧。
美国自1993年,法律上规定,雇主可以给予父母各12周的无薪育婴假期,但因为这是有限制且无薪的,所以大多数母亲休息6周就继续工作了。
为了照顾孩子,美国大多数女性选择从事2、3年的专业主妇,然后再继续工作。美国属于自由市场经济,女性工作或辞职并不是很难。
日本的带薪休假为生产前6周,生产后8周。这期间,享受正常工资的60%。父母任意一方可以申请1年的无薪育婴假期,如果父母按照顺序休假假期还可以延长2个月。
但是日本生产后再回到原来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很低。男性虽然可以休假1年,但却只能享受部分工资或无薪待遇。因此,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是不能休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