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2017-06-03 00:40:04)
标签:

川藏茶马古道北线

g317

玛尼石

白塔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达马拉山,垭口海拔4540米,为澜沧江与金沙江上游支流的分水岭,也是北线茶马古道去往昌都的必经之地。元明两代茶叶主要经川陕入藏,特别明代后期指定乌斯藏朝贡走川陕道,由唐蕃古道逐渐南移。清代加强经营康藏之经营,设邮驿机构改称“塘”,对塘站的管理更加严格细致,后开放茶市为税制,促进了茶叶贸易,滇茶和边茶兴起,道路再次南移,形成以昌都为中心支点的贸易通道。大小金川之战结束后伴随土司制度改革,边茶贸易剧增,北线川藏茶马古道崛起。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撒满垭口的“隆达”。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扎曲,澜沧江上游右岸支流。
  
 
 
茶马古道(149)石头标记的道路
 
    澜沧江上游昌都,茶马古道上的的中心,又名察木多(都),“都”为河流道路汇集之地。旧西藏在此设宗,元代设粮驿,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设府,塘汛、粮台、并驻兵,当时常住人口达五千人之上,街上布满茶馆、酒馆、驿站。
    清代川藏官道由康定(打箭炉)出发,经巴塘、昌都、吉塘(沿玉曲)、洛隆县硕督镇(清代设硕督宗,又称硕板多、硕搬督)、边坝镇(丹达、民·国时西藏地方政府设丹达宗)、拉里(现那曲地区嘉黎县嘉黎镇,清代设拉里宗)、工布(今江达乡江达村)、鹿马岭(今加兴乡罗马林,清代设驿站)、墨竹工卡(乌斯江)、江达(现林芝工布江达县太昭古城,清代设江达宗)到拉萨,全程长约4700千米。从昌都地分南北两道,北道与唐蕃古道汇合,经恩达(现日类乌齐县境内,清代设恩达宗)至拉萨,其间有8个驿站,称穷八站;南道经澜沧江边的吉塘(上图),经(硕板多)洛隆县硕督镇去往拉萨,也为8个驿站,因沿途人口较多,称富八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