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2016-05-02 01:30:49)
标签:

自贡盐井

燊海井

世界第一口千米深盐井

旅游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盐都自贡位于长江上游支流沱江下游右岸支流的釜溪河畔,从东汉章帝时开凿出第一口盐井,至民国初有13000多口盐井,历史上两次“川盐济楚”,为中国中西部提供了重要的盐业资源。井盐发达使自贡富甲一方,人均GDP为民国之最。自贡燊(shēn)海井于1835年起,历时13年凿成深达1001.42米深盐井,当时为世界第一、过千米深度的盐井。它既产盐卤,又出天然气。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燊海井,现有八口圆锅煎盐,日产原盐约两吨,是千年盐都留下唯一活着的文物。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位于自流井区的路边井,因城市改造而弃于废墟之中。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自贡盐井·孙明经拍摄(于自贡盐业博物馆翻拍)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自贡盐井灶房·孙明经拍摄(于自贡盐业博物馆翻拍)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提卤水的工人·孙明经拍摄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新中国电影教父孙明经与自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与庄学本在同一时期,用照片一起揭开了中国西部地区人文面纱,当然也与庄学本有同样的结局。在卤锅弥漫的水雾中,天车林立、云蒸雾蔚,将竹器、杉木、绳子、铁器组合起来的简陋机械,如魔幻岛上智慧的机关,迷倒了中国摄影先驱中众多的才子。

 

茶马古道(六十二)自贡盐井·燊海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