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德响的博客
李德响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36
  • 关注人气:1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事里的徐州,徐州里的故事

(2023-10-28 16:29:08)
分类: 散文

这里是苏北锁钥,这里是古城徐州,极目四野,一城山色半城湖,掘开历史,城上有城井上有井,每一寸土地都如此厚重,每一个昨天都那么纷扰。

它是五省通衢之地,陇海津浦的大动脉在这里交汇又分手,它是兵家必争之所,楚歌八千兵散,铭记着多少英雄的壮怀激烈。

古黄河穿城而过,洗礼着大河前横的铁牛昂首。大运河傍边而走,流淌着古往今来的川流不息。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南方的秀美,北地的雄奇,在这里荟萃。西方的豁达,东部的精明在这里融合。三千年的烟火巷陌,三千年的不朽传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写就这一页页的彭城风华。

如果大风歌是雄性的徐州,那么一色杏花三十里,就是唐宋的风光旖旎。“九里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还在歌咏那段楚汉争霸。羊方藏鱼药食同源,彭祖一碗啥汤温暖了徐州几千年。

云龙山水,是徐州的精华所在!刘邦藏山洼,云雾竟升腾,从此云龙得名,彭祖园里彭祖井,徐州人共同的祖先破土立根,诞生这长寿故里,养生之乡。

历史烟海深处,人名和地名血肉重合的不多,苏东坡,徐州,一个是千古真名士,一个是自古帝王乡,凭借秦观一句惟愿一识苏徐州,二者完美合一,苏轼在徐州任期整整两年,留下飒飒衣襟落枣花的田畴村畔,更为徐州父老留下苏徐州的千古冠名权。

而苏堤锁碧玉,黄楼百步洪,就是徐州百姓对苏徐州的不尽缅怀。

沿苏公塔,走十里杏花,顺山脚北上,觅一羽鹤影,东西两湖并蒂秀,兴化石佛踞云龙。九节云龙之首第一节山头,到处都是苏徐州的踪迹,招鹤亭放鹤亭张山人故居,默默讲述着苏徐州的山水轶事,东坡石床一梦千年,还在回味当年的呓语,而拨开茅草,跨过乱石,风摇蒲苇,水漾黄花,在一小小石塘处,“黄茅冈”三个大字霸气铿然。

遥想苏公当年,“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山乱石如群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使一处荒坡,一诗既出,点石成金,黄茅冈从此诞生,也让这里的山石野草有了苏门的归属。

名人不寂寞,数百年后,依旧有人来续东坡那杯望月酒。

千古完人王阳明久慕苏公,遂寻迹徐州,他顺奎河泛舟,一蓑烟雨,访岗岭四合。二人如何隔空神交无人得知,只闻阳明在此缅怀挥毫,于苏公遗迹处为遗迹签名 ,选一石塘东壁,“黄茅冈”从此实至名归。

日月轮转,又是几百年的沧桑,乾隆下江南宿在徐州。乾隆行宫留不住,偏向蓬草乱石行,黄茅冈上龙影再现,只为苏王。乾隆故地怀古,见字迹模糊,重题御笔弥补缺憾,让一个故事重见天日的同时,无意间续写了精彩,从感怀故事到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之一……

纵贯千年,三位大咖竞相联手,成就这一处美谈,小小一处石壁,承载了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隔空呼应,千年接力。

而这处佳话,偏偏隐与荒野,黄茅冈三个大字几度清晰,几度归隐,在历史深处云遮雾盖!满山草石,见证了苏东坡的酩汀大醉,见证了王阳明的幽思怀古,见证了乾隆皇帝的追先慕贤,依然处事不惊,兀自春绿秋黄。群羊坡上,石海翻波,深藏这方墨宝,养在深闺,人迹难觅。诠释着苏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然。

一段千年传奇,为山坡增辉,为云龙添彩,为徐州加色,故人勒石记名,精彩了徐州里的故事,完美了故事里的徐州。

登顶云龙,俯瞰全城,好好望一望这“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刘氏一门,东西两汉,金戈铁马,让一个民族有了姓氏,而徐州就是它的肇基之地。赵姓一脉,南北两宋,文风灿烂,绝代风华,而苏东坡陈师道,就是宋词的杰出代表。

这里有强汉的风骨,这里有雅宋的风流,铁血与文明在徐州完美合一,一城揽尽两汉史,五省通衢达天下。

故事里的徐州,徐州里的故事,自古精彩不断,而今迈步从头,看看这淮塔巍峨,逛逛这秋风戏马,赏赏这云龙山水两相和,叹叹这燕子楼里霜月夜……回忆斑驳,依栏归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岂不快哉,岂不快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都军屯锅盔
后一篇:又见柿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