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评课(许海施)
(2022-06-27 10:40:35)《卖炭翁》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感恩虹桥中学夏老师给我们师生带来的这堂精彩纷呈的文言新授课,令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夏老师的课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收获和启发。
《卖炭翁》是八下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核心内容是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重点文言句式,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品悟先贤的智慧哲思,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夏老师紧扣单元提示,课前布置预学任务,要求学生以《卖炭翁》为基础,发挥想象,将诗歌改写成一则小故事;课上在正音后立即请同学分享故事。我觉得写故事、讲故事能使学生迅速熟悉《卖炭翁》的人物和情节,并能借此疏通整首诗的语言和文意,还符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单元写作埋下伏笔,真是一举多得的课前预学巧任务,值得我好好学习。
接着,夏老师请学生从诗中找到一个既能表现老翁形象又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可怜。顺势展开课堂活动: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卖炭翁的具体语句和关键词,品味“可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在叙事时对环境和人物的细致描写和刻画。这是课堂的重点也是亮点,通过诗歌环境及人物的叙写,从中读出“苦宫市”的具体内容,深入体会诗人对当时民不聊生,官府强取豪夺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品读环节细腻深入,老师的追问简洁有效,抓住诗中卖炭翁的外貌、心理、动作描写和宫使的动作、神态描写去解读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并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去凸显诗人的情感态度,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在了解白居易创作目的的基础上,拓展提升,把本文与韩愈的《顺宗实录》进行比较,深入理解《卖炭翁》所揭示的社会矛盾更为激化、典型,具有更强的讽喻时政的效果。
整堂课内容丰厚,环节间又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我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被她感染而愉悦地学习的,再次感谢夏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