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开课(许海施)

教学设计
做自然之子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1. 筛选提炼文章关键信息,明确大雁的生活习性。
2. 借助赏析文章中拟人、对比等修辞以及表现力强的字词,感受本文的抒情笔法。
3. 初步感知作者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赏析文章中拟人、对比等修辞以及表现力强的字词,感受本文的抒情笔法。
2.初步感知作者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一、课堂导入
(PPT显示图片)看到大雁,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说,大雁的队形,或是季节的变化,或是书信的传递等)大雁的习性特点,大雁的作用,还有相关的诗文,从前我们看到的大雁带着鲜明的中国式色彩。而今天我们要一起看看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绘表识雁
1. 初步介绍《沙乡年鉴》。
2. 默读课文,圈划关键字句,完成下列大雁的介绍卡片。
(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工完成,一人负责主持,一人负责主讲,其余补充,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汇报,而后进行展示)
三、 精读课文,感受如诗文字
过渡语:阅读提示告诉我们:本文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阅读时不仅要注意其中对雁群生活习性的观察和说明,还要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提示角度:可从说明方法、语言特点(修辞、描写、用词、句式、人称、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结:通过品析我们发现作者很擅长运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来突出大雁的习性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语言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大雁富有灵性,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用词上爱憎分明。利奥波德真的不仅是一个细致的生态观察家,还是一个笔法灵动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爱鸟者!
四、聚焦“我们”,探究深意
1. 圈划“我们”的句子,并且齐声朗读。
2. 思考,文中的“我们”到底是指谁呢?
预设:指作者和大雁,指作者和他的学生......
3. 补充资料(PPT呈现),再次思考“我们”的含义。
五、小结课堂
六、 巩固提升
学完《大雁归来》后,你有联想起我们之前学的哪些文章或看过的哪些作品吗?
预设:《昆虫记》(《蝉》) 《动物笑谈》 《寂静的春天》……
问:阅读这类科普作品时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点呢?请结合本节课学习和你的阅读经验谈谈。
预设:
知识性:细致的观察,准确的介绍
文学性:生动的描写,真挚的情怀
思想性:深刻的反思,淳朴的道理
七、作业布置:
1.
2.
《大雁归来》学习任务单
1. 筛选提炼文章关键信息,明确大雁的生活习性。
2. 借助赏析文章中拟人、对比等修辞以及表现力强的字词,感受本文的抒情笔法。
3. 初步感知作者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任务一:预学课文,整体感知
1.
i
雾(
shÒu
(
枯(
2.自读课文,圈划关键字句,筛选整合信息,完成下列大雁的介绍卡片。
名字 |
|
飞行特点 |
|
迁徙习性 |
|
喜好 |
|
声音特点 |
|
智慧表现 |
|
(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工完成,一人负责主持,一人负责主讲,其余补充,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汇报,而后进行展示)
小结:通过筛选关键信息,我们发现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说明顺序)为我们介绍了有情有趣的大雁形象,让我们对雁群生活习性及其规律有了全面的了解。
任务任务二:精读课文,入文悟情
结合阅读提示和旁批,运用批注法,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抒情笔法介绍大雁归来的呢?
提示角度:可从说明方法、语言特点(修辞、描写、用词、句式、人称、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作业布置:
1.根据这堂课对《大雁归来》的学习,创作一首小诗,致敬利奥波德。
2.开启《沙乡年鉴》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
||||||||
1、在阅读过程中继续用批注法批注文中如诗般的语言,可以尝试将文字调整为诗歌文体。 |
||||||||
2、 作者在自序中说:“第二部分记录了我的一些生活片段,这些片段逐渐地,有时候甚至令人痛苦地让我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些生活片段覆盖了北美大陆各州,历史四十年。它们适当地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例外的带着“自然环境保护的标签。“阅读《沙乡年鉴》第二部分,逐章梳理这部分文字中所提出来的社会问题。
|
||||||||
3、阅读后评价质疑是很好的阅读策略。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书本内容来阐述你的看法? |
||||||||
4、澳洲大火持续了5个月,数以百万计的居民被浓烟和尘埃包围,12亿只动物在山火中丧生,如今又发生了超60万只编蝠的侵袭。东非蝗灾爆发,本就粮食匮乏的地区,被数百亿只蝗虫包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因偷吃野生动物中国爆发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次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阅读完《沙乡年鉴》你对人和自然又有了什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
||||||||
5、主题阅读:读完沙乡年鉴后,推荐同学们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约翰廖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开展走向“自然文学°的联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