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女郎山

(2014-05-20 10:22:30)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http://s12/mw690/003jMq8Yzy6J1EwWz4D9b&690

       关于女郎山,我能说些什么呢?泛泛而谈对不住女郎山的盛名,标新立异自己又乏词可陈,还是说一些对女郎山的琐碎印象吧,实话实说,这可是咱章丘人的品性。
       记忆中的女郎山是一处生长民间传说的沃土,少年时候,月白风清的夏夜,我们几个小伙伴围在大人的膝前,听他们讲些风俗人情,其中常讲到的是女郎山,什么丈二梢瓜打金牛,什么老虎报恩送野鹿,什么朱元璋放牛女郎山等等,充满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永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便有了对女郎山最初的记忆。
       传说,在战国时期,驻守在此的大将章亥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有一次,她们来到城北山东面的绣江河畔戏水,正玩得开心,没想到绣江河突然发起大水,顿时把她们淹没在河水里。章亥得到消息立即赶到绣江河畔。等到河水消下去后,打捞上来的两个女儿早已气绝身亡。章亥大为悲痛,就将两个女儿葬在城北山上。从此,人们为纪念这两个女孩,便把城北山改称为“女郎山”。
      《方舆纪要》记载:三齐纪云,章亥妾溺死葬此,县因以名。《顾炎武山东录》说:三齐记曰,章亥有三女,溺死葬此。考淮南子大章竖亥是两人,今云三女,章女乎,亥女乎,盖因县北山名女郎而附会其说。不管怎样说,女郎山一直矗立在那里,为章丘大地平添了许多灵秀之气。
       女郎山,不高,海拔167米,女郎山的植被也算不上丰富,只有柏树、酸枣树等一些杂树野草,而它却是章丘的名山。明朝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有诗曰"平野千里阔,南来首此山",说得就是女郎山,从北京南来,走过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女郎山是第一座进入眼帘的山丘。一代小说巨匠蒲松龄也留有"当年曾此葬双环,骚客凭临泪色斑"的诗篇,还有的人说,汉代大学问家刘玄也曾在此山结庐潜修。女郎山是与无数文人雅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穿越历史的云烟,我们会发现女郎山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1986年,山东省考古所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在女郎山发现东周墓葬群。共清理110座墓葬,皆为小型竖穴土坑单葬墓,其中44座有随葬品。1990年夏季,又清理了9座宋金元不同时期的壁画墓。这些墓葬有规律地排列在女郎山南麓。一件件古朴的出土文物,印证了女郎山悠久的历史和昔日的繁华。
       2012年在章丘女郎山一处工地发掘的400余座古墓葬,时间跨度从两汉一直持续到明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的确,女郎山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亭台楼阁,梵宇僧楼,蔚然大观。千百年来,是章丘的风景名胜,文人雅士多有诗章咏赞之。善男信女慕名而来者蚁凑蜂聚。可惜初毁于土匪张鸣九占章丘时,再毁于日本鬼子的炮火。精美的建筑群和浮世的繁华化作了远去的烟尘。走在山路上,偶尔能拾到儿块残砖断瓦,无言地诉说着世事的苍桑。
       女郎山上有草药数十种,最著名的当属远志,李自珍的《本草纲日》上有记载,郎山远志 ,是该味药的上选。女郎山上有野味,野兔遍山跑,一位绣惠老乡说,从秋分种上麦子以后到入冬他用传统的套兔子的方法,能套上百只兔子,既丰富了自己的餐桌,又能有笔可观的收入。酸枣、山韭、菊花芽等都能饱肚腹,益人怀,是纯天然的食品。女郎山的厚赐真是多多。
       当然,最著名的是章丘大葱了。女郎山西的王金等村的群众,一直保留着种植大葱的传统,精耕细作,栽培出了名扬华夏的章丘大葱,以脆、甜、润、长而著称,最大的葱有2米多高,二、三斤重,被誉为世界葱王。山东名吃煎饼卷大葱,如果不是章丘大葱,就少了许多粗扩豪爽的味道。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也是要以章丘大葱为佐餐,才称得是正宗。
       金代一位县令曾在山建甘澍亭,明代修有三清殿、大观楼,民国初又建灶君庙、鲁班庙、戏楼等。山下有真武庙、八腊庙、关帝庙、历邑坛、社稷坛等。
       清初一代诗宗王渔洋有两首写女郎山的诗。《女郎山》写到:“卧舆梦初起,遥见女郎山。雨过开奁镜,烟消露髻鬟。灵祠空翠里,瑶瑟碧云间。不是崔罗什,何因奉玉颜。”早晨初起,凭窗远眺,看到了女郎山。雨晴过后,好像打开了明亮的梳妆镜子,淡烟散去,露出了青色的山峦。空灵的古寺,隐藏在翠色里,风吹白云,奏出了瑶琴的妙音。我不是崔罗什,为什么你要展现出美丽的容颜。整首诗把女郎山比作一个美丽的女子写的轻松优雅,明白如话,令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可谓是诸多描写女郎山诗词中,最好的一首。县志收录的一首《行次女郎山》:“一抹遥山碧,松萝湿早燉。鸡鸣桑拓下,春晓杏花村。林底菜畦绿,泥湿沟水混。渐看老农出,荷锄话凉温。”春天的女郎山,充满了生机,松萝清翠,太阳红,公鸡鸣,杏花开,菜畦绿,荷锄而出的农人,互相问候着温凉。整首诗写的清新恬淡,令人想起了世外桃源的风光。
       瑰奇的传统也好,悠久的历史也罢,那些都已成为了遥远的过去,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近年来女郎山的巨大变化。颇有远见卓识的绣惠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开发女郎山的宏伟蓝图,修环山公路,植树种花,建公园,使沉寂多年的女郎山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阡陌纵横,秀色如画 
       站在女郎山颠,北望沃野千里,南望远处的群峰绵延,近处的绣惠镇车水马龙,楼宇人居星罗棋布,仿佛海市蜃楼,又恍若仙境。听松涛阵阵,嗅野花清香,一股浩然之气油然生自肺腹。
       大浪淘沙,历史在湮没着起起伏伏的烟尘,同时又在催生着簇新的希望。对于女郎山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崔氏故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