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价值”大师们告诉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优质公司的股票拿着就是了,不要在乎市场的波动。但是我从塞斯·卡拉曼所阐述的价值投资原理中没有找到这样的观点。相反,他特别强调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并从中找到廉价买入的机会。也许,这是东方“价值”大师和西方价值大师的不同之处吧。
塞斯·卡拉曼有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机构巨大的资金影响力能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了解他们的行为有助于了解为何特定的证券会被高估,而其它一些证券价格会出现打折,并可能让投资者找到潜在的机会。”
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塞斯·卡拉曼作为一名基金经理,能够说出这样掏心窝子的话,真是咱们业余投资者的贴心人。相比而言,咱们大唐东土的“价值”大师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他们这边告诉你某某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或者某某企业具有非常宽阔的护城河,那边早就做好金蝉脱壳的准备了。一点都不厚道!
诚如塞斯·卡拉曼所言,如果我们沿着“价值”大神们指引的方向走下去,就会沉醉于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之中,只会关注于企业的成长,而忽视了市场的风险,“就会周期性的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市场(当然不是关注股价每日的波动),并努力做到关注机构们的一举一动。如果机构们尤其是那些著名的私募大神们、券商分析师和财经大V们联手向你推荐某个行业或股票时,比如去年的白马、今年的医药,你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这很可能是屠杀散户的前奏。千万不要被人忽悠了还要说声“谢谢啊!”
仍以那位“很熟悉医药行业”的某大师为例。他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医药产业的美好前景后断言:未来20年,中国将有10家医药公司进入世界500强,至少30—40家进入中国100强。对于大师的第一个断言,我认为是可能的。但对于第二个断言,我深表怀疑。想想看,未来20年,中国100强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是医药公司,这个国家的人民得病成啥样啊?再说了,目前的100强上市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它们就呆在原地不动,等着医药公司去超赶?你发展,人家也在发展嘛!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整天“吃药喝酒”吧?退一步讲,就算大师的预言成真,那又怎样?行业前景美好就意味着你的钱包鼓鼓的了吗?
请注意以下两个事实:
1、这位自称“只投医药股”的大师是在去年密集发行了20多支私募产品,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他年初高调看好医药股的动机;
2、据《每日财经新闻》报道:中国基金协会几天前刚刚把这位大师的公司列入异常名单,原因是这家公司未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无独有偶,2016年大师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被基金协会列入异常名单。啥个意思?连基本的规矩都不遵守,让我们怎么相信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