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投资人特别是喜欢基本面分析的投资人,每当自己的判断与市场先生的表现不一致时,就指责市场先生“疯”了。其实,市场先生是一个汇集了千百万市场参与者智慧、经验和情绪的时间老人。他并不总是处于癫狂的状态,在大部分时间里他是理性的,就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一个最现实的例子,就是主板市场近6年的走势引起很多人的抱怨(包括我自己),认为股市太熊了,应该雄起了。但是《股市20年干到2000点其实是个奇迹》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中国股市从成立到现在,20年涨了20倍,相对于美国股市近20年6倍的涨幅,这本身已经是一个世界奇迹了。大家之所以产生不满,主要是从绝对值上和2007年的6000点比,和目前的道琼斯指数17000点比。 所以说目前的主板指数之所以看上去“低迷”,主要是还6000点的账。这样想,你就会心平气和多了。还有就是,如果把权重比较大的银行等板块去掉,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并不低。如果一味的指责和抱怨市场先生不理性,很有可能是投资人找一个借口掩饰自己的错误罢了。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市场先生既不利于智慧的增长,也不利于财富的增长。
对市场先生了解的越深入,就越有可能从他的愚蠢中获利。熟悉市场先生,一项常做的功课就是翻看K线图。
不要认为价值投资者看K线图很无聊庸俗。这是一种偏见,是对巴菲特“不关注市场波动、不关注经济走势”的那段话的误读。施洛斯就把K线图上最近几年的低点作为买入股票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格雷厄姆更是把标普或道琼斯指数的走势图作为阐述其稳健投资的理论依据,他在对个股的评价中几乎都是截取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K线图,经过细致入微的分析,阐述其投资价值或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
价值大师们看K线图,并不是为了精确预测明天、下一个月或下一年的市场走势,而是为了从市场先生的历史表现中找出某些可供参考或借鉴的东西。当然,过去5年的市场表现不一定会在今后5年重现,美国的股市表现也不一定会在中国一模一样的复制。但是,历史总会提供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提示,这些提示并不仅仅是为了指引我们找到大牛股,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避免犯下致命的的错误。
K线图实际上就是市场先生的心路历程,一个国家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会在K线图上留下重重的痕迹。读懂了K线图,实际上就读懂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大盘、行业或个股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是毫无缘由形成的,它代表了万千投资者对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解读,体现了投资者对这个国家未来的信心。了解了市场先生既往的情绪变化,以及这种情绪变化的程度和漫长的持续时间,我们对将来的市场走势就具备了足够的耐心和思想准备(看了道琼斯百年走势图,你就对目前的“熊市”很释然了)。
因此,深受市场先生非理性折磨的股民朋友,不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是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其实,市场先生就是这么一个脾气古怪的老者,他喜欢恶作剧,最爱作弄两种人:和他形影不离的人;对他不理不睬的人。
所以,我改编了林肯总统的一句名言,来表达我对市场先生的基本态度:你可以在某个时候冷落市场先生,也可以在某只股票上冷落市场先生,但你不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在所有的股票上都冷落市场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