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学价值投资,当然要看开山鼻祖格雷厄姆的经典了。但那些巨著读起来挺费劲,即使读完了,也是稀里糊涂的。不要紧,我给你推荐几篇张志雄先生的文章。看完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为什么一定要推荐张志雄先生的文章,而不是其他人的文章?要知道,国内自称为价值投资者的人如过江之鲫,但真正理解、把握价值投资精髓的却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价值投资者。
张志雄是《价值智库》杂志的主编,长期致力于价值投资在中国的传播,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和著作。我认为最酣畅淋漓的一篇文章当属《股市中,自以为是比无知更危险》,这篇文章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伪价值投资者
。
此文发表时正值股市从6000余点狂泻至3000点以下的2008年,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在如此高点去购买股票,也不可能在价值如此高估时不抛,这些人更像是成长投资理论的信奉者。他们相信企业的业绩会不断高速成长,股价也随之高涨,不必理会市场大势的上下波动。”
张先生借用了朋友的一种分类法,这种方法把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风险一无所知;第二个层次是对风险一知半解;第三个层次是对风险无所不知或接近无所不知。第一层次的人糊里糊涂赚钱,糊里糊涂赔钱,但由于投入不是很大,或是早早被震荡出局,所以损失不是很大。第二层次的人不是被市场打败,就是学乖了,也许没有多少盈利,也不会亏到哪里去。但是最具有欺骗性的就是第三种人,“他们或许买对了一两只股票,或许损失惨重却挺了过来,或许没有遇到过致命的风险,总之,他们从多年的股市生存战中脱颖而出,这种人认为是自己掌握了股市真谛,而不是运气。他们成为了股市中的狂人,到处宣扬自己的投资信念和哲学是多么的坚不可摧。”
真是的,想当年这些股市狂人是多么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啊!
这些人已经沉寂了五年了,当下一个牛市到来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吗?
文章结尾处有这么一段话,堪称妙笔生花:
“当时的气氛着实怪诞夸张,一位写了两本巴菲特介绍书籍的研究者,竟向另一位用巴菲特来营销的私募基金经理献诗,这首诗又被后者的博客公开了。价值投资经常用“龟兔赛跑”中的乌龟自喻,来形容自己是多么耐心与坚持,献诗者认为被歌颂者的几年业绩已远远超过巴菲特,所以称之为“会飞的乌龟”。我原本与两位先生的关系都不错,却终于忍无可忍发表文章,表示我们宁愿做有弱点却神经正常的兔子,也不做怪诞会飞的乌龟。”
好一个“忍无可忍”,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一段友情若因此文而终止,的确令人惋惜,但若对友人的荒诞视而不见,却有负于那些立志学习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有负于一位财经人的良心。
同样精彩的文章还有:《聪明的投资者》导读、《安全边际》读书笔记、《炒股发财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实用主义地理解价值投资》、《我们的游艇在哪儿?》等等。张先生始终把企业价值、安全边际、风险防范放在对价值投资思考的首位,他像格雷厄姆一样,冷静客观,独立思考,不像有些人思维偏执,生搬硬套,鼓吹高成长,歪曲长期持有,把估值和风险抛到了脑后。从这点看,张先生确实是价值投资的真实传播者,就像一位高明的厨子,把一块新鲜的生牛肉做的既好看,又好吃,易消化,不像那些蹩脚的笨厨师,做出的牛肉,嚼不烂,吃了还跑肚拉稀。
可惜的是,最近在网上看不到张先生的新作了,他移民了?他改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