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这支股让它的长期持有者获利丰厚,这反过来又强化了那些人坚定持有茅台的决心,并为他们的长期持股理论竖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最近看了扬韬先生的两篇文章《过去十年的投资逻辑》和《白酒股末路》,很受启发。文中指出:茅台等高端白酒近十年的辉煌是沾了投资高速增长的光,说直白点,是沾了官员腐败的光。
但“茅粉”们是断不会公开承认“沾了官员腐败的光”这一点的,谁也不会傻到那份儿上去。但我想他们都是专业的投资人,他们的投资逻辑中一定考虑到了这一点。尽管在公开的场合中,他们的投资理由统称为: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喝茅台酒的人会越来越多。但实际情况是:喝茅台酒的人民不会越来越多,喝茅台酒的人民公仆会越来越多。
从客观效果上来看,“茅粉” 是做了“
提升腐败效率”的事情。当然,腐败有罪,罪不在酒。
到股市上来赚钱,天经地义,不必给自己戴高帽 。
“茅粉”们喜欢茅台的理由是:1、护城河;2、 成长性;3、 即使高估,未来的成长也会烫平它的高估值。所以,持有不动。
在2007年个股和大盘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市盈率奇高的情况下,无视市场的巨大风险,仍然持有茅台不动,任由其股价跌去一半还多,这就是“茅粉”们倡导的价值投资吗?
也许他们会说:你没看到茅台的股价又回来了,而且又创新高了吗?可是,五年了,股价从229元涨到266元,算算看,年收益率是多少?茅台还算是不错的,你看看他们同样赞誉有加的万科、招商、苏宁近五年的走势图吧。
五年的投资业绩应该能够说明了一位投资者的水平了,不需要再给你一个五年的考察期了,你等得起,你的客户等不起。
其实你是什么类型的投资者并不重要,挣钱就是硬道理。关键是你明明就是一个成长投资者,却非要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
,引得好多股市青年去效仿,结果拜错了码头,挺误人子弟的。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高端白酒的争论沸沸扬扬,好不热闹。“挺茅派”和“倒茅派”互不相让,甚至打起了赌。企业家、投资人、经济学者、官员粉墨登场,各抒己见。我的感觉是:高端白酒的高峰已过去了,但并不会就此消沉下去。认为投资减速、中央反腐会减少茅台的消费,这有点一厢情愿。腐败会从一个领域悄悄转向另一个领域,投资领域的腐败机会少了,其他领域自然就会增多,中国这么多人,官员又多,吃拿卡要的机会多了去了,你求人办事不摆个场子吗?孩子升学就业调动工作不走个后门吗?不要小瞧官员们的“拓展能力”了,此处不求爷,自有求爷处。再说了,反腐,这事历来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持有茅台的人们不必太悲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