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真工作室通讯稿之三十四)立德铸师魂竞技展风采

标签:
杂谈 |
立德铸师魂
——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室员积极观摩第八届广州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 (总89期)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积极组织全体室员线上观摩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广州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
12月5日和6日两天,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主持人李贻冰老师、室员杨云媛和童慧颖老师作为此次赛事宣传与会务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会务和拍摄工作。
室员刘铭茵老师作为越秀区领队,带领越秀区参赛选手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参加了现场比赛。
全体室员共同见证工作室成员——王亚敏老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综合一等奖和成长故事叙述、心理辅导方案两个单项一等奖的好成绩。
由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负责赛前情景答辩培训的7名越秀区参赛选手中,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的钟姗显老师荣获情景答辩单项一等奖、综合二等奖,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中组赛手张学强老师荣获情景答辩单项一等奖、综合二等奖。会后,越秀区获奖选手与与会领导、专家评委、工作室工作人员一同合影。
比赛前,广州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处刘心愿调研员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鼓励选手积极展示广州市班主任高超的专业能力,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室黄利副主任为本次大赛规则作了详细的讲解,耐心解答了老师们的疑问,并祝贺选手们取得优异成绩,赛出风采。
在老师们的温馨提示和鼓励下,小学、中学、高中组的参赛老师先进行紧张的笔试环节。然后参与了“成长故事”“班会设计”“情景答辩”三个环节的比赛。
“情景答辩”环节,情景答辩题涵盖面既广又深,有学生行为习惯、老师们的课堂调控、家校沟通,还有当下非常流行的,也是在班级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如:复课后学生表现、网络拉票现象、网络游戏、青春期教育、特殊孩子教育等问题,选手们都能做到条理清晰、抽丝剥茧分析问题,作出最优解决策略,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又能把握重点,机智应对。
“班会设计”环节,选手们用10分钟的时间,根据抽中的主题进行设计,抓住问题的根源,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详细分析,设计新颖巧妙的主题班会。
“成长故事”环节,选手们所叙述的故事也是我们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情景。他们通过一个个故事来体现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对生活的爱。
线上观摩
工作室室员或坊员观看了网络直播,纷纷撰写了观看心得。工作室的观摩活动促进了室员、坊员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
真乐工作坊 八旗二马路小学 黄莹之
在观摩中,每一个环节都让我身临其中,既激动而又感同身受。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是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本次比赛的成功开展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让我获益匪浅。
真乐坊东山实验小学:刘军涛
情景答辩,最能体现选手功底,也最能体现选手的应变能力、专业素养,选手们从容、淡定、睿智、娓娓道来,我为之赞叹着、感动着。这次观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策略,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德雅工作坊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班主任常常被杂务困扰,总感觉繁忙的背后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冷静下来思考的原因。古人常说“三省吾身”,如果忙到没有时间思考,那这种忙碌只是简单的重复再重复,丝毫不能提升我们的水平。此次学习有效提升了我的个人素养,教师的成长需要学习来积累底气,需要思考来提升水平。
德雅工作坊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头绪很多,通过观摩比赛,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首先应当从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学生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广州市越秀区五羊小学
各位选手的成长故事,情境答辩,班会设计,在短短的时间内,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遇到的案例,运用一定的理论基础,侃侃而谈,老师们的从容淡定,睿智,让我明白了成功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和准备,有厚积才能薄发。
广州市越秀区五羊小学
精彩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每天都在进行,只不过这些都化作问题从班主任的身边溜走。班主任不可能每天都是那么智慧、那么从容对待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记录下来,包括我们感觉精彩的故事,也包括我们棘手没有解决的问题,然后慢慢地思考总结。我相信越思考,在以后的管理中会越从容。
童梦工作坊 红火炬小学 张艺珊
我感动于优秀班主任教育能力之强,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感谢参赛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从中获益颇丰。期待自己不断修炼,成为优秀的班主任,用自己的优秀感染学生,育人于无声。
融乐工作坊
班主任大赛展示了老师们良好的素质,更是鼓励了观赛的我们在工作之余全方位地给自己充电,激励我们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更有艺术性、科学性。同时,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加大阅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注重日积月累,把教育当做自己的情怀,才能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让班主任工作成为一门艺术。
润泽工作坊:文德路小学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反思,及时调整在工作中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变得眼明心亮,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润泽工作坊:豪贤路小学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造成“问题”孩子背后的真正原因,再去对“症”教育他们,班主任工作才能而取得成效。
润泽工作坊:文德路小学
身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时常在每天的学校生活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观看中,我进一步明晰了如何对待问题:需要我们用专业能力进行问题的分析、思考与解决,对问题进行定性,而后尝试多方法解决,并及时进行总结。遇到问题不慌乱,解决问题不急躁,事后总结多思考,这将成为我们班主任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尚真工作坊:东风西路小学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成长故事叙述,听着一个个相似又各自曲折的教育经历,感受着选手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感慨彼此做为班主任的辛苦与甜蜜。
博雅工作坊:杨箕小学 钟敏莉
选手们在处理班务时的措施非常有借鉴意义。把自己当时处理的方法和选手们的答辩对照,总能发现自己有改进的地方,在某个环节采取选手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我会汲取经验,发现不足,学以致用,努力前行。
和善工作坊:登峰小学 颜妍老师
大赛中,几个关键词令我印象深刻:心理、手机、抖音、审美、偏科;教育方式、学习目标、同伴教育、倾听。这些词语既告诉我们当下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告诉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如何找准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与家长一起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德雅工作坊: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参赛班主任们依次登场,尽显各自风采,他们用不同的风格演绎着自身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并积极展示自己的班级管理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了解自己班里的每一位孩子,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性格喜好、心理活动以及思想动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引领者,不光要引导孩子们学习与活动,更要引导他们的思想正向发展。
童心工作坊:育才学校 陈姝丽
教育是超越知识的,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既考验老师们知识积淀的深度,又考查了理论体系的架构。“成长故事”、“班会设计”、“情景答辩”的题目设计非常接地气并具有前瞻性,听专家评委高屋建瓴的点评更是让我醍醐灌顶。观摩比赛引发了我的思考,解决了我工作中一些的疑惑。
撰稿:李娃
编辑:陈秀芬
初审:徐凤娆
终审:李贻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