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学,践行中悟——记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真乐工作坊班会课例研讨活动

体验中学,践行中悟
——记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真乐工作坊班会课例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在真乐工作坊坊员谢晓玲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与会的嘉宾有广州市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李贻冰老师、真乐工作坊坊主八旗二马路小学黄莹之老师、东山实验小学行政领导班子——吴海燕副校长、李月红副校长、郑赖松副校长、徐兴保主任、余庆君主任、秦淑梅主任、董振颐主任。
刘老师和一年(2)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主题班会研讨课。四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垃圾分类家族的成员——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他们蹦蹦跳跳地进入课室和全体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师生围绕“垃圾分一分,广州美十分”的主题展开了系列活动互动。









坊主黄莹之发言:刘老师这节班会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可操作性强。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从容而淡定,以有趣的情境导入,提升了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孩子们直接来到与会老师身边介绍垃圾分类这一环节体现了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掌握已落到实处,效果佳。建议每一项活动的过渡语可以设计得更细致些。
坊员宋文清发言: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晣、层次分明、环节层层递进,在教学中,教师善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互动交流,老师的评价也及时到位,能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展示,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建议在小组活动时,学生找到垃圾家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上的是什么垃圾,应归属哪类垃圾家族,这能让学生更明确应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颁奖环节可以减少,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交流垃圾分类的好处。
坊员翟绮明发言:主题班会课,主是关键,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指导孩子学习。既然是班会,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参与面与教学效果成正比的。在刘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很注重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
坊员马慧君发言:刘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开始的创设情境,帮妹妹把不小心打乱的垃圾进行分类,到亲子谈垃圾分类的感受,视频展示垃圾分类机器人以及后面的分组和到观众席宣传垃圾分类,学生兴趣盎然,全程投入;而老师始终是站在一个引导者的位置上。在这节课上,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作用。老师在和风细雨般的点拨中,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真是润物无声。
坊员杜倩敏发言:刘老师设计的亲子谈垃圾分类的感受这个环节,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垃圾分类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家校合作育人的合力。在展示垃圾分类机器人的设计环节中,虽然出现了声音播放的问题,但是设计机器人的那位小朋友现场的介绍以及他投入的样子,让我们都感受到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真态度。还有后面的孩子们到听课老师中推广、到社区中推广等等,充分表现了刘老师的活动具有延伸性和推广性。老师和学生的全程投入,让所有听课的老师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鼓掌,获益不少。
坊员何婷婷:刘老师执教的《我是垃圾分类小达人》一课,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生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以解决“垃圾分类”这一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刘老师开展了系列性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垃圾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意识到垃圾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刘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仅向课堂渗透,更向家庭拓展,向社会传递。在刘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带动家人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到社区主动践行垃圾分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坊员谢晓玲:刘老师的课自然、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的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提供机会给学生自由表达,在表达中落实课堂目标。学生将堂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口头向老师宣传,内化,最后运用实践,目标达成度高。最后唱垃圾分类粤语歌,融和了广府文化,提升了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极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