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讀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2025-10-30 07:21:08)
标签:

育儿

娱乐

 

 

           別出心裁,盡合法度

                 ——讀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蘇軾在《書吳道子畫後》中,以“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這兩句論斷,精準道出“畫聖”吳道子的藝術內核。這不僅是對唐代繪畫巔峰成就的凝練總結,更像一把鑰匙,解鎖了中國傳統藝術守正與創新的核心密碼。

      藝術巔峰從不是孤勇者的偶然突破。蘇軾開篇便點透藝術發展的規律:“知者創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真正的藝術成就,必然紮根於前代积累的土壤。從夏商周“三代”到盛唐,學術思想與手工技藝歷經千餘年的傳承、打磨,才抵達“完備”之境。正如杜甫以“沉郁頓挫”集唐詩之大成,韓愈以“文以載道”革新古文傳統,顏真卿以“顏體”重構書法筆法,吳道子的繪畫,亦是站在歷代畫師的肩膀上,終成人物畫領域的集大成者。

      這份跨越千年的积淀,為藝術“法度”築牢了根基。吳道子早年潛心研習顧愷之“春蠶吐絲描”的細密筆法,深諳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造型準則;他筆下“以燈取影”的寫實能力,更是將唐代繪畫“追求精準”的法度落到極致。無論是人物衣褶的轉捩,還是神態的細微變化,都能做到“不差毫末”,仿佛用光影為物象“復刻”形態,盡顯傳統繪畫的嚴謹功底。

      但若僅守法度,吳道子難成“畫聖”。真正讓他超越前人的,是在規矩之內開闢新境的創造力。他突破傳統線條的單一形態,獨創“蒓菜條”描法:將張旭草書的狂放筆勢、賀知章書法的靈動氣韻融入繪畫,讓線條不再衹是勾勒輪廓的工具。時而圓潤如流水,時而勁挺如勁松,畫出的衣袂仿佛被風吹動,形成“吳帶當風”的經典奇觀(如《送子天王圖》中,天王與侍從的衣紋飄逸卻不失結構感,正是此技法的典範)

      這種創新從不是脫離法度的“野路子”:他筆下“橫邪平直”的線條互動,看似豪放,實則暗合“各相乘除”的節奏。比如人物肢體的比例、衣褶的疏密,都遵循“自然之數”(如人體結構規律、物象生長邏輯),確保造型精準不跑偏;而“豪放之外”藏著的“妙理”,則讓畫作跳出“形似”的局限。在《八十七神僊卷》中,無一筆著色,僅靠線條的虛實、粗細,便畫出神僊隊伍的莊嚴與靈動,讓觀者感受到超越畫面的精神氣韻。這恰如《莊子》中“運斤成風”的典故,匠石揮斧削堊而不傷鼻,靠的是對技藝的極致掌控,吳道子的“豪放”,正是建立在對法度爛熟於心的基礎上,方能“游刃有餘”。

      蘇軾對吳道子的推崇,實則藏著自己的藝術追求。作為文人畫理論的開創者,蘇軾一直主張“論畫以神似”“畫以適吾意”。繪畫不應只追求外形像,更要傳遞創作者的心意與思考。而吳道子的創作,恰好是這一理念的“活例子”:“以燈取影”的寫實是“法度”之骨,保證畫面的根基;“蒓菜條描”的突破是“新意”之魂,賦予作品獨特個性。所以蘇軾才敢說“至於道子,望而知其真偽”。真正的創新,必然帶著創作者獨有的“印記”,這種印記不是刻意模仿能得來的,而是對法度深刻理解後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史全叔所藏的吳道子真跡才如此珍貴。在千年流傳中,多數畫作或損毀、或仿作,能完整保留“合法度又有新意”特質的真跡,自然成了稀世之寶。

      吳道子的畫筆與蘇軾的評論,共同寫下了傳統藝術的“黃金法則”:真正的高境界,是“守正”與“創新”的平衡。法度不是束縛創造力的枷鎖,而是歷代藝術家總結的“安全線”,為創新提供方向;新意也不是顛覆傳統的“噱頭”,而是在法度基礎上的“再創造”,為傳統注入新活力。這種“別出心裁,盡合法度”的理念,放到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無論是傳統書畫的傳承、非遺技藝的活化,還是當代藝術的創作,都需要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探索新表達,這或許就是千年之前的藝術智慧,留給我們的最珍貴啟示。

 

 

          附原文:書吳道子畫後

       知者創物,能者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於學,百工之於技,自三代歷漢至唐而備矣。故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橫邪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遊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予於他畫,或不能必其主名,至於道子,望而知其真偽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蓋一二見而已。元豐八年十一月七日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吳道子,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代畫家,有“畫聖”之稱。

       知(zhì)者:同“智者”,聰明有智慧的人。

       能者:有能力的人。

       述:遵循。

       百工:指各種工匠。

       三代:指夏、商、週三個朝代。

       備:完備。

       杜子美: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詩人。

       韓退之:韓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

       顏魯公:顏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封魯國公,世稱顏魯公,唐代書法家。

       畢:完。

       見(xiàn):通“現”,出現。

       乘除:本指數學上的乘法和除法,文中指各種筆法的相互作用、消長。

       數:尺度。

       毫末:動物細毛的尖端,表示細微。

       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既合於法度、規律,又能表現出新的意趣情態,在豪放的風格之外寄寓著微妙的神理。

       運斤成風:語出《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文中用以比喻吳道子手法純熟。

       史全叔:北宋中後期活躍於登州(今山東蓬萊)的書畫收藏家,其生平事跡雖未被《宋史》等正史記載,但因與蘇軾的交往及藝術鑒賞活動而被載入文獻。

       元豐八年:即西元1085年,是年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蘇軾復職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讀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